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台北市一位国小五年级男童在同学面前跳高钗舞(类似蜡笔小新,以双手在大腿来回摩擦),结果有同学检举了。

一般而言,国小五、六年级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前期,性的好奇或性的启蒙还在似懂非懂阶段,若要说是故意猥亵,是还不至于;说是同侪间闹著好玩,则是有可能。

尤其有些孩子特别好动,喜欢引人注意,有的孩子还是班上的开心果,常惹来同学开怀大笑,这时,若要指称“不雅”“不当”难免吓到孩子,甚至若要送到性平会议,岂不吓坏家长和当事人学童?

弄懂人我界限

一个孩子从小娃娃到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再清楚到自己的性向,这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惊险之旅。

有的孩子可能一生困在自己的身体认同、困在性向认同、困在性别认同,不敢向爸妈提问,也得不到师长的引导,以至于终身困扰。

当孩子尝试以自己的言语、行为,向外界展现自己,有的过度退缩,有的则过度开放。这时,身为大人的我们是有责任给予引导。

类似台北市小五男童的事件,正是一个家长、师长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好机会。

可爱 哀思 严重 孩子 海 伤心 看 男孩 梦想 英俊 绿色 海洋 蓝色 户外 模煳 希望 孩子 快乐 向下 头 滨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第一:师长客观、理解地引导

所谓的对、错很难以监视器的角度来判断,也很难从现场学童的观点来指认,更不宜大阵仗找来相关教师做讨论,这会让家长感觉事态严重,会想为自己孩子辩护。所谓“物极必反”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时的亲师关系照道理是站在同一阵线,下一步给学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互生误会,剑拔弩张了。

第二:家长提供安全感教养

那一个孩子从来不犯错?何况所谓的“犯错”的定义很难界定,孩子越过大人管教的界限而惹事生非,例如:偷窃、攻击同学师长、成群结党闹事等,当然要从长计议,给予重新教导的机会。

若孩子被学校提点,家长匆匆忙忙赶到校园,一看孩子就大声责骂,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当场揍孩子,这是太莽撞不宜的。

有的孩子还不清楚状况,不明白自己做错什么而立刻挨骂挨揍,这时伤心哭泣或愤怒憎恨都来不及,他又如何学会静心反省,下次不二过呢?

用3W(What、Why、How)问句法是可以在这样时刻给予孩子最大的理解,从“发生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再到“下一次如何避免?”,一路聆听孩子的想法,并提供尊重他人观感的建议,让孩子明了事情的分寸拿捏。

第三:孩子学习人我界线的分辨

孩子在社会化过程,正在学习什么语言不伤人,什么动作不让他人“不舒服”,类似这次小五男童所引发的轩然大波,正是一个机会让他明白,在同侪间一个学来的舞蹈动作,做得超过,有人感到“不雅”,有人感到“好玩”,有人感到“不舒服”。

孩子在下次又想搞笑时,明白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同侪的感受,尊重校园的规范,适可而止,自有分寸了。

总之,像这样的小五学童,仍是充满好奇心的阶段,给予他最好的陪伴就是不急著骂他,趁此机会,让他有个难忘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