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琪拉编译)
尽管科技巨头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他们所宣称的人类新领域,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产品上贴上“人工智能”标签实际上可能会赶走潜在的消费者。
六月《饭店行销与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将产品描述为使用人工智能会降低客户的购买意愿。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的参与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向他们展示了相同的产品—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一种被描述为“高科技”,另一种则被描述为“使用人工智能”。
尽管人工智能近几个月来迅速发展,但该研究凸显了消费者对于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的犹豫不决,这与推动大型科技创新的热情明显背道而驰。
该研究包括调查参与者如何看待“低风险”产品(包括使用人工智能的家用电器)和“高风险”产品(包括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驱动的投资决策服务和医疗诊断)服务。
研究表明,有两种信任因素导致消费者对自称“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的看法不那麽乐观。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第一种是认知信任,与人们对人工智能作为机器的更高标准有关,他们希望人工智能不会出现人为错误。因此,当人工智能确实出现问题时,这种信任可能会很快被削弱。以Google人工智能产生的搜寻结果概述工具为例,它为用户总结搜寻结果并将其显示在页面顶部。今年早些时候,人们很快就批评该公司为用户的问题提供了令人困惑甚至公然虚假的信息,迫使谷歌收回部分功能。
研究者表示,人类对人工智能内部运作的知识和理解有限,迫使消费者依赖情感信任,并对这项技术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人们不愿意使用人工智能设备或技术的原因之一是对未知的恐惧。在 ChatGPT 推出之前,没有多少人对人工智能有任何了解,但人工智能已经在后台运行多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说。事实上 2022 年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突然进入公众意识之前,人工智能就已被用于熟悉的数码服务背后的技术中,从手机的自动更正到 Netflix 的电影推荐算法。
流行文化中对人工智能的描述方式也无助于增强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信任。研究者表示,像是好莱坞科幻电影将机器人塑造成反派,对塑造大众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产生的影响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大。“早在人们听说人工智能之前,这些电影就塑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运作的机器人可以对人类做什么的看法。”研究者表示。
另外,人工智能缺乏透明度,以及对侵犯人类隐私的担忧,也让消费者打退堂鼓。研究者警告说,缺乏透明度可能会损害客户对他们可能已经信任的品牌的看法。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警告企业不要再没有详细说明其功能的情况下将“人工智能”标签作为流行词。
“对他们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发出正确的信息,告诉人们这将如何帮助他们,而不是简单地提出‘人工智能驱动’或‘由人工智能运行’,将减轻消费者的恐惧。”研究者说。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