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论坛报评论员】 Photo Credit: cherylt23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台北市教育局去年底废除“寒暑假作业实施要点”,怎样安排孩子寒假期间的作息,成为家长和老师无法回避的挑战。开始放寒假了,希望在这时候能够与一般家长和教师共同厘清我们在当今社会遇到的一些困境,并期待找到可行的出路。

从时间贫穷到时间脱贫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家艾尔达(Eldar Shafir)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森迪尔(Sendhil Mullainathan)进行实验,分析贫穷对印度蔗农的认知与心理的影响,发现经济匮乏限制注意力与自我控制,造成“认知带宽”的窄化。另一组实验针对普林斯顿的高材生,他们面临的不是金钱的贫穷,而是时间的贫穷,由于必须在有限时间内正确答题,使得许多学生深感压力,以致无法妥善思考。

现代人紧凑的生活步调,让父母、孩子都成了时间的穷人,尤其是孩子,在被塞满的行程中,容易失去自主思考与自由创意的空间,要如何避免僵化的寒暑假作业,确实是个大挑战。

台湾社会的新兴教养脚本,日益期待父母用说理、沟通等方式与孩子互动,并花费充分时间来陪伴孩子、交流情感。然而,由于时间资源的匮乏,使得父母的认知带宽与情绪容量耗弱,不免出现理念与实作的断裂,甚至不知所措。

由于这不只是属于个人层面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社会制度的改革:托育公共化、落实劳动权益保障、促成家庭友善的职场文化,以及教育制度与学习文化的改造,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可能首先学习分辨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孩子一起迈向“时间脱贫”,应该是非常实际的第一要务!

从客观疏远到创建群体
然而,如何能跳脱主流课堂的一些误區,鼓励学子能够主动学习,对于求知有新的态度,却也持续困扰许多师长。

《未来在等待的教育》作者巴默尔(Parker J. Palmer)在“教育背后的教育”一节,不厌其烦地解释主流的惯行教学焦点,始终是向外的─外在的自然界、历史、某人对现实的看法。课堂里的现实,教师和学生内在的现实,被视作无关紧要。这是我们从小到大所学到的求知方法,这也表示,怜悯这一类的美德,心有同感的能力,都在学校里被“教丢了”,取而代之的是客观和疏远。

巴默尔强调:我们若是相信,求知需要“知者”和“所知”创建个人的关系,就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和世界有互动,而不是远远观望。真理不是有关现实的说法,而是我们和世界所创建活生生的关系。

惯行教学法不仅没有群体的生存空间,甚至是反群体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竞争的。难怪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没有能力在这世上进入并帮助创建群体,只知道把竞争的习惯带进人生的各种关系。我们应该创造出能鼓励学生创建群体的课堂,学生就会比较有能力运用知识去重新创建群体。

这些批判是作者于一九八三年时针对美国的教育所作的反省,现今台湾教育界似乎仍陷在这个困局中,我们需要出走!

新事不真 真事不新
台湾许多家长,惟恐孩子输在起跑在线,让小小年纪的孩子早早参加各种语文才艺科学的课程,常常带来反效果─让孩子对所有知识“冷感”,没有想像力、没有热情、没有主动求知的动力,却像是储存庞大资料的“硬盘”。

一九七八年,七十五位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有人问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您在哪所大学或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地,这位学者回答说:“在幼稚园。”

“您在幼稚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基本上,我一生中所学到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西方有句谚语:“新事不真,真事不新”(If new, not true. If true, not new.)圣经也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一章9节)在看似不断变迁的现代社会,有些最底层的根基其实并不会改变。

迈向全人教育
永续发展先知舒马赫在《小即是美》书中谈论教育时,强调:只有当教育能产生“全人”(whole man)时,它才能对我们有所助益─他一定会真正碰触到核心所在,不会怀疑他的基本信念,亦即对他生活意义与目标的看法,他的生命行径会显现出由于内心清明而形之于外的行事若定。

祝福台湾的孩子能够受到全人教育的滋养引导,迎接未来的横逆与挑战!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和孩子一起跳脱僵化学习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