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论坛报评论员】 图片来源:lailajuliana

高等学府又发生情杀案,由于杀人者已经烧炭自杀,造成两个家庭永久的伤害。据报载这次情杀事件的被害人,刚好也参与系上微电影演出,剧情阐述“爱情不过是一场实验,在缘分的掌控下,我们都是实验品。”我们无法判断两者的具体关连;但是关于爱情的偏差看法充满整个社会则是不争之实。与17年前清大洪晓慧杀人事件相比,犯案者的年龄层从硕班降到大三,我们在此必须再次呼吁重视“情感教育”。

爱情之术vs.爱情之道
情感教育总会出现在教育部性别平等教育后的括号里;但是具体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文件。在某国中的课程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项目:“爱的告白与表达”、“邀约接受/拒绝”、“亲密与爱的分享”、“分手调适与学习”。平心而论,这比让流行歌来教情感教育好太多了,请看这首随海角七号红遍台湾的〈爱你爱到死。:“爱是什么东西?不过就是种游戏。情是什么玩意?不就是玩玩而已!Honey、Darling、Baby,或是叫我小亲亲,只要哄我高兴,冥王星都陪你去,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噼腿,就去死一死。”

然而,我们必须指出上述课程所说的都是“术”(表白、拒绝、约会的方法技巧),却没有谈“道”(爱的本质是什么)。流行歌用耸动甚至轻蔑的口吻,却在大剌剌地告诉学生“爱是什么”,不过那个结论是“爱情就是一种游戏”。台湾的性教育也出了同样的问题,教育内容是教学生怎么找性感带、用保险套,却没有告诉学生爱情的真谛。

当然,要点出这首歌的问题很简单─如果爱情真的只是游戏玩玩而已,那麽噼腿只不过换个玩伴,怎么会需要去“死一死”呢?反之,如果爱情是严肃的,什么是噼腿?发现不合要分手就十恶不赦吗?该怎么做才对?

恋爱需要学习
这些问题,学校没有适当的教导,学生的观念来自小说、电影、偶像剧。爱恋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恋爱却需要学习。以下是我们认为需要列入教育的项目:

第一、爱情的本质:借着发展心理学权威罗伯特‧史坦伯格教授(Robert Sternberg)定义爱的三要素:激情(Passion)、亲密感(Intimacy)、委身(Commitment),加上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印证所谓坠入情网时(fall in love)大脑会分泌神经传导荷尔蒙(Neurotransmitter Hormones)、多巴胺(dopam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到大脑的愉悦中枢引发愉悦的感觉,但只能持续一年半到三年。

而依附关系(attachment)的创建,才能让关系保持到十年以上。依附关系则有赖委身(婚姻与生养)及基于共同兴趣的友谊,这时大脑中分泌的是催产素(oxytocin)及血管压力素(vasopressin)。这些稍微硬的课程,可以从科学角度,让人认识真爱与迷恋的区别、肉体的限制,进而提升爱情的层次。

恋爱不是游戏或竞赛
第二、恋爱不是游戏或竞赛:恋爱是找寻合适一起生活伴侣的历程;但是不可否认人有一套从外貌、学历、社经地位的综合指标(所谓高富帅),使得恋爱也变成了一个竞赛,被拒绝常常造成否定自我的后果。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更多重视内在的良善、德行。

第三、如何与异性交往:能够敞开胸怀欣赏结交异性朋友;但不一定是成为情侣。在青春期前男生不喜欢和女生玩,因为女生玩的太温和、不刺激;女生不喜欢和男生玩,因为男生有侵略性、支配性、太粗野。青春期开始,由于贺尔蒙的作用,男女开始相互吸引,反而需要学习认识彼此的差异,克服很多障碍。学生阶段最应该学的是与异性相处,不要一下就进入谈情说爱,先做好朋友、尊重彼此,同性与异性相处的模式非常不同,这才比较符合性别平等教育的主旨。

第四、若对某一位异性感兴趣:以成为情侣为目标时,要知道如何选择彼此合适的对象。

亟待长期推动情感教育
第五、选中自己觉得合适的对象:如何适切表达,而确认对方也同样觉得合适并有意愿;或表达后,得到婉拒的信号,可以不伤害自己的感受,也在不伤害彼此的关系的情形下,保持目前的距离。

第六、若遇到对方作了表达,而自己觉得不合适或无意愿:如何发出婉拒的信号,可以不伤害对方的感受;也在不伤害彼此关系的情形下,保持目前的距离。

第七、在彼此表达正向意愿的情形下进一步交往:遇到差异,能够适切表达,以调节两人的行为模式,达成最好的相处效果;但发现确实有难以克服的差异,能够适切表达,回到普通朋友关系而不彼此伤害。只要不是有难以克服的差异,此时,应该教导彼此委身,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十三章7节)。

现在,整个社会的氛围是谈“道”就是说教,卫道之士就是迂腐顽固的代名词。我们必须借着这些沈痛的事件呼吁社会,不再轻忽情感教育。但是,要发生果效,需要长期推动情感教育,除了演讲方式外,可以开发个案讨论方式,摘录小说、电影、连续剧里的情节作为蓝本,设计题目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方式的优缺点,让各阶段的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爱情、尊重异性。

Photo Credit: lailajulian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又传情杀!学校应该教的爱情事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爱的真谛料理》从香煎牛排看恋人破冰之道
累积小成功才能重建大信心 让心灵更健康
布卫生棉 不用等500年分解
改善本位主义的婚姻经营模式
两个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