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鲁力立
作为一个影评人,每日忧心忡忡中国电影的未来是常态,没有剑拔弩张的抨击就很难有约束和自省。然而这种忧心忡忡也并非全是好事,愤青似的在各种媒体上发泄实在负能量。最近看了《十二公民》这部正能量满满的好作品,我和无数关心中国影视事业的人重燃了希望。
《十二公民》是中国内地电影中首次用讨论的方式直面社会焦点案件的创新作品,包揽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一系列大奖。这种案件类影视作品其实不少,要么如《湄公河大案》这种戏剧化作品,如《重案揭秘》纯粹纪录片。然而,《十二公民》却放弃对案件本身的细化描述,而用十二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公民对案件进行了观点阐述和博弈,从而体现出了社会百态,折射出家国历史。十二个公民,他们有著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有教授和医生这种地位显著的人,也有家财万惯却被人看不起和“干闺女”恋情的富翁;有歧视外地人且市井气息浓厚的老北京房东和出租车司机,也有为了理想背井离乡来的政法大学保安。每一个人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都是在先验经历的推动下形成的。因而,对于一件事情的争议态度最能体现他们的生活。因此,《十二公民》用了十二个陪审员,代表了中国十二种人,甚至几乎可以代表了全中国大部分百姓。它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百姓的生活,阐述了他们各自的痛楚和无奈。相比较用剧情演绎,这种现实主义反而是真实的,可信的,也是能够引起各个种群观众的共鸣的。
本片争议热点是富二代杀父案。这个案件很好地体现《十二公民》的核心思想——法制、民主和公平。在影片开始,十二位陪审员只有8号一人投了无罪票,其他所有人都非常肯定地认为这个富二代穷凶极恶,必须判刑。然而,8号坚持自己的观点,用非常谨慎的逻辑和证据推敲和证明他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最发人深省的是这一句话:谁也不能随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万分之一的失误,在当事人却是百分之百的灾难。我们因为一个感性的判断,却会断送一个生命。这才是法律的意义,也才是我们应该对待法律的态度。一次又一次投票,最后用最理性的数据和逻辑战胜了感情用事,十二位陪审员达成一致投出了无罪票。那一刻,法治文明在这间破仓库里面闪烁著光芒。也相信所有观众都和我一样,在这一刻燃烧起对民主公平的法制社会的希望和信心。
这部作品显然是模仿了《十二怒汉》,然而模仿不是抄袭。像《十二公民》这样接中国地气儿,说中国国情,刺中国病症的电影,只能说学习和借鉴模式。优秀的创作思路和经典的电影模式是可以学习也应该学习的,但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早些年“拿来主义”被批判地体无完肤,而现在多少烂片在抄袭和自我复制的路上还大赚特赚。《十二公民》,十二位老戏骨,入木三分的演技和刺痛人心的剧本,即便是几乎一样的场景和模式,也令人拍案叫绝,总比那些胡编乱造的好。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