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侯刚本 博士

回顾许多儿童戏剧的制作,许多作品在所难免地,为了创造现场的互动效果,演出进行中在剧本的设计上,很喜欢创造剧中角色,打破观剧的幻觉时空,点亮观众席的灯,回到现实的状态,和儿童观众进行对话。有人认为,其实这样的看戏经验很好,因为能够带动现场观剧的气氛,让观众跟著角色一起参与,主人翁在戏剧世界中的种种遭逢。但也有人觉得这样很不妥,总觉得破坏戏剧幻觉,刻意安排剧中人和观众的互动,分明就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

JYTF13

毕竟创作没有标准答案,上述这样的命题,没有人能够指陈个中的对与错。一切只有回到整出戏在观赏的过程,是不是这样的互动,确实有它配合戏剧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只是说,一出戏本来也就有它浑然天成的戏剧幻觉,倘若可以(尽量)不要用“打破幻觉”的创作手法,是否还有其他同样配合剧情引导观众,构成互动对话效果的意境,进而展现创作者驾驭文本的超凡功力。

的确,摊开所有剧场的展演文类中,儿童剧相较于其他的文本类型,更喜欢打破展演的戏剧幻觉,回到现实情境和观众进行互动与对话。假如这是观众都能接受的状态,或许这也是构成儿童戏剧展演文本的特色之一。然而,若是不以破坏戏剧幻觉为最高创作指导原则,显然这种抽离跳Tone的表演方式,建议创作者能少用就少用,甚至能不用就尽量不要用。因为我相信,只要在不破坏戏剧幻觉为主要诉求的前题之下,一出戏绝对存在著各种足以和观众,产生沟通对话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