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刘超

东汉兴起赏花灯

说起元宵节猜灯谜,首先要说说花灯的由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效仿佛教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的做法,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礼仪逐渐成为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创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诗人卢照龄曾在《十五夜观灯》写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以此反映燃灯的盛况。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加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虽然赏灯只有3天,但是规模大,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灯与谜结缘于宋代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演变成“瘦词”(亦称隐语),这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虐的文字游戏。当时由于列国分裂,有不少门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己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

直至南朝宋学家鲍照作“并”“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录他的诗集中,才有了“谜”字一称。

开始的谜流行于口头说猜,三国时期有人把谜写在纸上贴出来令人猜对,三国时期,文义谜语日渐盛行,制谜和猜谜的人日渐增多,谜语悬置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当时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花灯之夜,将谜条贴在花灯上。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灯与谜自始结缘,灯谜这个名称也由此开始。

CJR

延伸:正月十五为啥叫“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据说是汉文帝时为“平吕”而设。西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陈平扫除了吕氏家族势力,拥立汉文帝刘恒登基,因为汉文帝登基的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值得纪念,因此刘恒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以后每到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因为那时人们把正月叫做元月,把夜晚叫做“宵”,所以叫元宵节。到后来,司马迁创立《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