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琪拉编译)

如果机器人在公路赛上与人类一起较量,那会如何?这个想法让人联想到机器人称霸运动界的反乌托邦形象,尽管不是现在需要担心的时候。

最近,在中国就有20多个人型机器人在中国参加了世界上首届人形半程马拉松比赛,尽管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但它们在长距离比赛中远远没有超越人类。

来自多家公司和大学的团队参加了这场比赛,展示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步,中国正在追赶美国,尽管美国仍然拥有更雪铁龙的机器人模型。中国在一份政策文件中将人形机器人产业确定为国家竞争重点研发项目,并设定了2025年实现核心零件大规模生产和安全供应链的目标。

获胜团队的负责人表示,尽管他们的机器人在这次比赛中被人类击败,但在完善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竞赛日益升温之际,他们的机器人仍可与西方的类似机器人相媲美。

这些机器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它们在北京东南部的亦庄区穿梭,这里是首都许多科技公司的所在地。过去几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表演骑自行车、回旋踢和侧空翻的影片在网络上疯传,官方媒体经常称机器人为经济成长的关键驱动力。根据官方媒体《北京日报》报导,参赛机器人从郊野公园出发后,必须克服缓坡和蜿蜒的 21 公里(13 英里)赛道才能到达终点。

 腿 脚 耐力 速度 轨道 运动员 种族 芯片 健康 道路 运动 赛跑 实力 竞争的 行动 马拉松 生活方式 模煳 慢跑 人 建 人的 竞争 运动 街头 肌肉发达 夏天 锻炼 人群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就像人类跑者需要补充水分一样,机器人参赛者也可以在比赛期间更换新电池。当公司无法继续竞争时,他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机器人换成替代品,但每次替换都会受到 10 分钟的惩罚。

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机器人是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超级机器人,它用时 2 小时 40 分钟完成了比赛。这比乌干达选手雅各布·基普利莫保持的 56 分 42 秒的人类世界纪录少了近两个小时。周六男子组比赛的冠军以 1 小时 2 分钟的成绩完赛。天工超级机器人的表现得益于其长腿和算法,使其能够模仿人类跑马拉松的方式。

这个 1.8 公尺高的机器人在比赛期间遇到了一些挑战,其中包括多次更换电池。它还需要一名助手在它旁边奔跑,双手托住它的背,以防它摔倒。

现在大多数机器人都需要这种支撑,有些机器人甚至需要用皮带拴住。有些是透过遥控器来操控的。

在另一条跑道上奔跑的人类业余选手毫不费力地跟上了机器人,其中还有好奇的选手拿出手机捕捉机器人在比赛中遇到的瞬间。

资料来源:https://edition.c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