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 刘超
- 捻麻
细心的傈僳妇女们把刮好的麻线扎成小捆再晾晒一次,然后再把它绕成团,将两根细麻丝捻成一根粗线(俗称吊线)。每到冬月傈僳族的“出灵节”和腊月、正月举办婚礼期间,都需要很多麻布。为此,必须提前织好麻布备用。女人们白天在地里忙,晚上又挑灯捻麻忙不停。坡上放牲口、赶场、走亲戚,两手几乎都不停歇,直到10月间才基本忙完。
- 纺麻
在不停的回线、挽扣中,傈僳妇女右手摇纺车左手牵线,纺出了一团团细匀合适的线碇。再将麻线用回线耙绕上,挽成扣准备入锅。
- 煮麻
煮麻线特别讲究。首先往大锅内掺入清亮的山泉水,再放入麻线微火慢慢煮。再筛一些灶灰按比例适时选三次放入锅内与麻线混煮,一天之内用锅铲翻动搅拌10来次。微火煮上一天一夜后,取出煮软的麻线背到河沟里,用劲搓揉、用山泉水漂洗,背回之后,再一次将麻线放入锅里煮,这次要用羊油煮米浆染。根据麻线多少,适当将一些羊油放入锅里细细浸在麻在线,再细磨些米浆一面面慢慢染在麻在线,又白又软的麻线便可以晒干后做纺线了。
- 刮火草
傈乡的坡上沟边都长有野生火草。每年6月份左右,树林中火草蝉儿叫欢了,在雨水的润泽下火草长得茂盛极了,逗得傈僳族女人们结伴嬉闹地上山扯火草。最好的火草多生长在岩坎或沟边。采摘很艰难也费时间,甚至有摔下悬崖的危险,可灵巧的傈僳族女人们为了扯到中意的火草,冒最大的危险费最多的时间,想方设法把想要的火草扯到手。“爬岩坎坎,钻密林林。手酸脚又软,火草叶面绿,叶背白晃晃,六月不扯它,过时无用场……”《扯火草歌》唱出了傈僳族女人们扯好火草的心声。
扯回的火草要尽快洗净、焐湿。如果叶子放干了,背面要用的白纤维就不容易刮下。刮时将火草放在右腿上,颠来倒去地刮,边刮边均匀搓揉,最后搓出一团团火草线。再用火草线架一边接节节火草,一边轻摇线架牵绕出长长的火草线。
牢实耐磨、冬暖夏凉的火草衣裙,陪伴著一代代傈僳人走到今天,确实不容易,最苦最累的就要数傈家女儿了。古老的火草布技艺,看似简单做起来难,每次坐在织架上都是一次新的考验。选择晴天织布,织布前先算好要织出的布有多长,再在土坝上打桩,一头五桩分线头,另一头也五桩分线头,把线又一次理顺理直。然后把火草线梭、麻线梭细心牵线挂线在织架上,混合使用。为了保暖效果,也可以少量捻些纯白绵羊线加入火草布中。
织者坐在织布架上,用脚踩动脚下的圆木条,圆木条会带动架机一上一下把穿好的线平均地分成整整齐齐的份儿,这时织布者就把火草线或麻线放到中间,然后再踩一下圆木条。在反反复复的“嘎吱、嘎吱”声中,如白云般的一匹匹火草布,在傈家女聪慧的巧手中织出来……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