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Yuan 图片来源:小草书屋 梦想学校 FB粉丝页截图
社会企业“甘乐文创”创办人林峻丞,结合志工力量,9年来陪伴三峡弱势学童,8月30日终于开幕启用“小草书屋”,有固定场所继续提供课后辅导和生活陪伴。
在三峡长大的林峻丞,2006年回到家乡,先是发现老街充满外来物、三峡几乎没有艺文活动,于是在2010年8月,将一间老屋改建为现今的甘乐文创,此外,也发行《甘乐志》记录在地故事。除了用心记录三峡,也开始关心该地区单亲家庭孩童的教育,因此在2007年成立“丝瓜小队”。
“丝瓜小队”从最初只有4位学生,林峻丞陪伴孩子们种丝瓜,并到各国小借教室,暑假免费为孩子提供课辅及安亲,如今终于有了专属据点。
经理人报导,每年甘乐文创会在丝瓜布收成时,发起圆梦计划,将卖丝瓜和丝瓜布所得作为孩子的圆梦基金,举例来说,计划骑自行车环岛圆梦,协助学童从撰写企划书到提案赞助、规划行程、体能训练到完成11 天环岛1000 公里的壮举,让孩子学到许多在学校不曾教过的事。
联合报导,目前陪伴计划已扩大到三峡5所国中小,吸引各地志工投入课辅,透过文化部和逢甲大学建筑系等单位赞助与协助,在三峡租下1间荒废已久的热炒店,耗费半年打造成“小草书屋”。2层楼近100坪空间,楼上是中高、低年级、国中班共3间教室与河景小阳台,1楼则是阅读空间与厨房、餐厅,7、8月已为30几个孩子开办暑期陪伴课程,除了课业,也学戏曲、戏剧、陶艺等才艺。
林峻丞说,“小草”象征被忽略的边缘孩子,以往社福机构、非营利组织只能提供资助或短期关怀,帮助有限,他要建构永不间断的长期陪伴系统,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大学,创建正确人生价值,形成善的循环,长大有能力以后再回来帮助其他孩子翻转弱势。
大纪元报导,2011年,有两个孩子因缺乏陪伴,假日游荡做错事,被送进少年法院。林峻丞所创立的“甘乐文创”虽惨淡负债经营,但他说,“爱让我们无所畏惧”,决定将甘乐文创的展览空间提供出来当教室,志工认养课程,并提供早午餐,让孩子们暑假安心生活,持续学习,而在各界帮助、水到渠成下,课后陪伴据点终于落成启用。
在老師和志工的帶領下,孩子們今天下午來到了三峽老街,用著自己做的染球,在宣紙上面敲打著自己喜歡的水溝蓋圖案。這項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到不同的藝術文化,還為這條老街增添了一息生氣,有不少民眾來圍觀哦!
Posted by 小草书屋 梦想学校 on 2015年8月13日
相关评论与新闻:
对三峡的印象只剩金牛角?不妨来认识这群将老镇灵魂视为志业的返乡青年与大学生
2700块在地土砖打造!535位志工在台东盖了一栋很跩的“青林书屋”
新闻来源:
三峡小草书屋 延续9年课辅情(联合)
丝瓜孩子陪伴计划,让爱与善如瓜藤蔓延(经理人)
小草书屋圆梦 一亩心田陪伴弱势童(大纪元)
本图/文由“关键评论网”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三峡在地青年返乡 长年陪伴弱势学童成立“小草书屋”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