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亭(牧师) Photo Credit: LaughingRaven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12万的难民涌入欧洲,造成欧洲秩序大乱,人民意见分歧,这是本周大新闻,但是与台湾何干?
表面看来没有关系,但是“对难民的态度”却与全世界有关,台湾不能置身事外,这是第一个关联。至于第二个关联就更有趣了,那就是台湾会不会成为难民?
针对这个问题,相信多数人都嗤之以鼻,但是如果换个问法变成“台湾会不会过难民式生活”,那就有一些想像空间了。
接待难民是普世价值
回到第一个关联,难民不会到台湾大概是相当确定的事,因为台湾本身地狭人稠,但这并不代表台湾不需要讨论“收容难民”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全球当前对于“灾难与公义”的看法,这部分会很深地影响全球人类价值观,台湾不能不思考。
难民的迁徙几乎跟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远离蛮荒与原始以后,“接待难民”就是普世价值。
“难民”当然不好听,但是难民其实也是一种移民,是因为战争与灾难迫使一些居民离开原居地。既然是移民就要申请,并且经过允许,这部分就是难民造成的困扰。
以最愿意收容难民的德国来说,近期也宣布暂停。这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欧洲各国对难民的政策不一致,使得难民大量涌入德国,但是德国不可能无上限接收,因为后续的照顾如果没解决,这些难民只是换一个地方受苦而已,甚至还会引起许多传染病,原先的美意可能形成另一个灾难。
台湾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是台湾如果意识到自己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就应该在观念上与全球同步,否则,在这么重要的议题上冷漠,只会让人觉得状况外。
所以,媒体有责任多报导相关新闻,引导民众关注欧洲与联合国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如此才能让台湾与全球同步,多关心地球村发生的事并且从中学到智慧。
台湾整体未来形势险峻
至于第二个关联更是切身。最近新闻再次提醒,在台湾人口快速老化之下,许多退休基金都濒临破产,包括2019年的军人退抚基金、2027年的劳保基金,甚至国民年金也恐怕在2046年破产。
我们虽然不致于沦落到难民,但是生活方式与今日富裕相比的话,未来生活确实会有“类似难民”的感觉,并且不排除许多收容贫困的机构到时候限于预算,会出现“贫民区”现象、让人有难民的错觉。
难民潮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本于“人饥己饥”的天性,今天的安定不代表明天不会有厄运。人类需要彼此帮助,但是这个帮助的机制在哪里,这是要早点准备的。德国有六成民众赞成收容难民,但也有三成五的民众不信任政府接待难民的能力。
回到台湾本身,大学毕业生薪水不足,经济形势险峻,政治长期对立,社会治安动摇再加上人口结构问题,无怪乎有人担心未来整个岛屿就像个难民营,而且无处可逃。不管这是不是夸大的危言耸听,至少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我们进入同舟共济时代
我们自己准备好了吗?
如果问大家“政府准备好了吗?”相信多数人都摇头,再问“教会准备好了吗?”更是让人无法回答,到最后,我们只能问“自己准备好了吗?”
这是非常切身的问题,你我都会老,有一天都会需要人照顾,我们准备好了吗?万一政府的相关基金破产,我们老无所依怎么办?总不能双手一摊吧!
所以我们一定要更重视自己的健康,更严肃看待自己的理财规划,教会团体趁著今日多协助年轻夫妇度过经济与育儿困苦,民间团体更未雨绸缪改善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袖手旁观,因为我们又进入一个同舟共济的时代了。
难民潮再度唤起国际的危机意识,各国要更有智慧避免战争,和平地区要更有效率安置难民;如何让难民安居乐业成为人力短缺的解药,如何让全球珍惜当前的繁荣,都是当务之急。
至于台湾,真的要认真想想可能的未来并且早做准备。
毕竟,谁都不想当难民!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刘三专栏》难民与台湾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