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接连著3部影片不约而同地展露小孩的内心世界。

“嘉年华”的导演文晏勇夺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片中描述少女强暴疑云中,噤声不语的小文,不被父母谅解;酒店打工的黑户小米在警方调查过程也是一问三不知。片中的小女孩们在大人威权的压力下,成了无力抗辩的牺牲者。

假如可以大声地呼喊,小女孩们可以勇敢地说出多少事实真相?又可以对社会大众寻求多少公道正义?

爸爸,你有爱我吗?

法国片“完美结局”中,小女孩因为单亲妈妈病危被送进医院,因此,她被迫进入爸爸的再婚世界,一个非常陌生又令人紧张的“甜蜜家庭”。

自杀未遂的小女孩,苍白著脸躺在医院病床上,她终于对爸爸说出心里的话:“你不爱妈妈,你不爱阿姨(后妈),你不爱小三,你也不爱我。”

40多岁的爸爸睁大了眼睛,一时哑口无言。

很巧地,另一部俄国影片“当爱不见了”,小男孩艾力西也是12岁,在闹离婚的家中,他没胃口、他很孤独、他没有同伴,他在父母大声争吵的暗夜里,是躲在门后痛哭流涕,却完全没弄出哭声的早熟小孩。

直到艾力西不明失踪,警方、志工、爸妈投入森林废墟搜寻过程中,逐步了解──艾力西当年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小孩,急于离家的18岁妈妈,误以为艾力西的爸爸可以带来幸福,因而未婚怀孕,但结果不如期望,因而怨偶争吵不断,艾力西也成了悲惨世界的牺牲品。

片中并未说明艾力西最后的结局,但是他的离家已经给了家庭、社会最真实无言的抗议。

AOG

12岁的孩子,不解人生

这三部影片的孩子们正好都在12岁左右,约等于小学六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阶段的孩子。

这阶段的孩子初识人生滋味,对大人世界看在眼里,闷在心里,只差没有机会被倾听、被理解。

他们都用眼泪、自杀、离家出走来表达内心的焦虑惶恐,也渴盼有人懂他们、为他们解惑、为他们的人生里出个头绪。

记得我在12岁时也是常和爸妈闹别扭,不是和弟妹争吵,就是离家出走。这种对人生似懂未懂之际,若不是爸妈爱心和耐心陪伴,可不知道我已流落至哪儿了。

现代社会的网络世界让少男少女有地方可去,爸妈也不见得完全掌握他们的心思和交友圈。这也是为什么为人父母要更用心做到如下三件功课:

  1. 让孩子养成习惯可以自由表达情绪。
  2. 大人不用愤怒或鄙视来情绪勒索孩子。
  3. 深度聆听孩子的内在声音,让孩子明白“我不懂事,但我可以学到成长。”

没有声音的孩子,好吗?

没有声音的孩子,谁来关心?

相信大人心中自有答案,让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哦!

 

延伸阅读:

子宫感动教育

老爸老妈不适任,怎么办?

碰到软弱老妈,给她硬起来

碰到好强老婆,给她好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