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亭(牧师) Photo Credit: 849356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当“少子化”冲击台湾社会,让大学关门,教授忧虑失业之际,日前的人工智能打败了人类围棋高手的新闻,引起的才是更大的惊恐。

极早投入人工智能的李开复近日接受天下杂志专访的时候,提醒读者,人工智能的威力远超想像。他以律师跟医师这二个台湾最受欢迎的行业为例,一个好的律师跟医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大量助手收集他要的资料,他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但是现在,电脑人工智能分析大数据的能力远非人脑可及,所以,不够厉害的医师与律师都将被淘汰,人工智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文章中也提醒读者要意识到未来十年,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要失业,因为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了。

驾驭人工智能须强壮心灵
这个趋势不令人意外,但也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事实上,“少子化”与“人工智能”呈现著非常微妙的互动,若没有人工智能的快速进展,少子化带来的人力短缺是战后婴儿潮高龄化后难以承受之重,幸亏有人工智能(包括无人驾驶车)才让笔者这种五年级生想到未来不至于心惊胆跳。

但是人工智能也冲击著少子化的年轻人,对于生存必备的抗压性与竞争力该有的训练。这一批滑著萤幕长大的孩子过的几乎都是优渥的生活,稍有风吹草动就焦虑不安,心急如焚甚至肝胆俱裂;人工智能毕竟是工具,无法取代真实的生活,没有强壮心灵的人驾驭,所谓“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没人能够想像。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提供的不是“专业”就是“失业”二个选项,端看每个人的心灵强度。因为人工智能终究是辅助工具,善用者就会拥有强大无比的专业,并且彼此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适应不良的当然就是失业,绝对残酷!

我们的心决定了未来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脑思维来驱动电脑运算,然后透过电脑强大运算能力找出人脑精算不出的详尽资料,这在医学上尤其明显,电脑会给医生最佳建议,未来所谓“名医”就是最会解读这些信息的人,这就是专业,但最要紧的还是人工智能背后那颗“医者心”,这更是专业。

即使将来不出所料出现“人脑装上芯片”的“半机器人”大突破,我们需要的还是“人性”,也就是说,所谓“专业”一直就是一种态度而不单单只是一种技术。

在少子化与人工智能交互冲击下,我们期待的是一批快乐活著的年轻人,快乐地透过人工智能快乐地服务这个快乐的世界。但是,有任何因素阻碍这个美梦吗?当然有!那就是“破碎的家庭”。

当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从破碎的家庭被抚养出来,他们已经失落了快乐,或许人工智能可提供电影《云端情人》中的“虚拟情绪服务”,但再强大的功能都引不起失落者的兴趣,不是没有工作机会,不是没有人工智能,就仅仅是他们不快乐,不想上班而已。

人工智能不一定会带来失业,而是会带来转业与专业,带来失业的往往是失能的家庭与失序的社会。于是,这就提供了信仰发展的肥沃土壤,难怪耶稣说末日的时候异端满天飞,不只宗教现象光怪陆离,就连基督信仰也真假难辨,连信徒都被迷惑,因为人类心灵支离破碎。

人工智能有著无限可能,未来的世界远超想像,但是背后真正运作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内在人性善恶之争。老话一句:“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我们的心怎样,就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怎样。不必过度担心或期待人工智能,还是先担心自己的心吧!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刘三专栏》人工智能来临,失业来袭?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