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田卡采访整理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编者注:除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集团,大陆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小科技公司。这些中小型科技公司的创业者如何做产品?如何融资?他们的经历又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来看看一位大陆科技创业者的自白,此为下篇。

什么是好的产品经理?
做因特网产品的人呢,我认为可以分为五类。

最差的第五类,是完全没产品经验的人,他会完全凭著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做产品。我觉得旅游好,那我们来做个旅游产品。这种人做产品,说实话,很难成功。因为他不了解用户需求,不了解市场,闭门造车。

第四类人呢,美国有什么,一模一样抄个什么,C2C(Copy to China)。这种产品其实蛮多,百分之百拷贝,直接跟技术人员说,照著这个做一个就行了。连美术跟产品策划都不要了。这类人呢,也很难成功。因为本身中美文化差异蛮大,本身用户习惯、文化等,很多都不一样。

然后,第三类做产品的人,就是腾讯这帮人,微创新。美国出一个“Kik messenger”,他能够做一个微信。都是基于通讯录的交友,一开始也是百分之百抄了一个,然后他会根据中国用户的属性特点,来改造产品。增加“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你看国外同类产品哪有这些东西?他们在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做微创新。他们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只要你做好了。

第二类呢,我觉得是被腾讯抄不死的那帮人。你像淘宝,YY语音啊等等,很多了。很多人都担心做一个东西被腾讯抄,一抄就抄死了。只要能被腾讯抄死的产品,他还没有做到骨子里。这类人呢,其实他们很了解用户需求。UC的俞永福说过一句话,他不怕别人抄UC,你抄我,最多是形似,而神不似。就像人一样,你可以打扮的跟我一样,甚至整容变成我,但是你没有我的思想灵魂。这是第二类做产品的人。

最牛的那类做产品的人,就是贾伯斯、Google那俩兄弟、祖克伯啊,这帮人。他们完全忽视用户需求,他们是创造用户需求的,以前大家有上微博的需求吗,有上Facebook的需求吗,其实都没有。当然,贾伯斯的iPhone也不能这样讲,iPhone是经过很多代的改版积累。

我自己还在模仿、微创新的阶段。我天天在思考,我做了这个东西,那些巨头,或者比我更有资源的人也做这样的东西,该怎么办?你怎么才能立于不败,而且越做越好,其实这是一件挺难的事情。这也是每个创业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融资一定是锦上添花
我们创业,说实话很难,我们是草根创业者。你能不能理解?草根创业者是比较难的,尤其在融资方面。你不像“啪啪”的许朝军,之前是人人网的产品经理,他从人人网出来,刚出来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呢,有人就投他1000万美元。我们草根创业者很难到这种境界,我们得天天求人家,天天跟人家扯。

在融资的时候,我是蛮心酸的。而且,我们不是特别懂融资,又不善于包装,不善于吹牛,尤其南方的团队更是这样子。遇到一些投资人,很恶心,不断地鄙视你。其实我们不融资也还好,我们成本很低,这个公司一个月才几万块钱成本。不融资我也能活。你乐意投更好,毕竟放在那里有保障。

融资不好说,你没拿到钱之前,一切都是虚的。接触的蛮多的。当然,品牌投资人我们最喜欢,像红杉资本、经纬创投、IDG啊,他们进来,我们融下一轮更容易嘛。找一些不出名的,融下一轮也费劲。这东西说不好,看缘分吧。就像我总觉得我能做起来,但是很多时候,草根创业者还是挺难融资的。

有些产品普通创业者最好别碰
创业者呢,其实有很多产品可以做,我蛮认可周鸿祎的理念,假如你做一个东西,把收费的做成免费的,把有广告的做成没广告的,都有机会。但有些东西,开发者最好别碰。像O2O(Online to Offline 线下商务与因特网结合),这不是普通的创业者能够玩儿得起,它涉及两个东西,在线线下。那么,线下的商家就会问你有多少用户,用户又会问你有多少商家。这样你就会两头做帐,你又要去搞用户,又要去搞商家。对创业团队来说,很难做起来。这种事情,适合微信这种,有三四亿用户了,那我现在搞这种东西,就好搞。

其实团购有点像O2O,但是不觉得他们都搞的很累吗?刚开始有400家团购,但现在,也就剩几家做得好的,那也都是拿钱往上烧。所以普通创业者做这个很难,移动因特网做这个更难。
做产品,懂得坚持很重要。其实做产品,不是你做的比我好,就叫产品能力,不是的。我认为的产品能力,是持续的,要根据用户、市场的各种反馈,不断地完善它。不断地叠代。最后产品成熟了,这才叫真正的产品能力。一定要有不断地修复和维护的能力。

再说回融资,融资是一门学问,对于南方的团队,我的建议是,首先要想到,融不到钱,你怎么活下去。这个很重要。融资只是企业发展的手段之一。融资一定是锦上添花,它不是雪中送炭。一定要有这种心态,否则,很难的。

我们也一样。我们这边没人投资,自己也能活好,而且肯定能活到别人主动来投。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做用户,未来一年做到1亿的移动设备,今年能覆盖百分之二三十的手机,明年覆盖到百分之八十的手机,这是我们的目标。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