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论坛报评论员】 Photo Credit: jtrujilloc0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在去(2015)年的四月及十一月,本报刊出了两篇社论,分别以尼泊尔及巴基斯坦所发生的强烈地震为戒,提醒国人必须重视近年来大地震频率及规模不住升高的趋势,以及台湾地震风险大增的警讯,呼吁大家要全力做好地震防灾的工作。

双生强震酿严重灾情
言犹在耳,今年二月6日清晨,台湾南部就发生了强烈地震。根据最新资料分析,这次地震可能是由几乎同时发生的二起规模超过6.1的双生强震所组成:一个位在高雄美浓,另一个则在台南市中心的东侧。尤其是台南地区的地震,由于位于都会区,且地质较为松软,造成十多栋大楼倾斜或倒塌,衍生出惨重的灾情。整个旧历新年假期,全国民众都十分关注救灾的进展,每个人的心情都随著受困人员的获救或罹难而上下起伏。

这是台湾自1999年集集地震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灾情,也是单一栋大楼死伤人数最多的震灾。这次震灾展现几个特点:
(1)地震发生的时间刚好是在旧历新年连假的第一天,表现地震的无法预知性,格外使人有猝不及防的感觉;(2)地震规模超过6,能量高,而震度5级的区域涵盖高雄市、屏东县、台南市、嘉义县、嘉义市及云林县,几乎是遍及整个西南部;(3)台南地区震度5级的时间长达8秒,清楚的表现出都会区地质松软的场址效应,也扩大了灾情;(4)民生设施受损严重,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如:高铁台中以南的运输受到地震的影响停摆超过一日,自来水管破裂导致五千多户停水长达一周。

考验救灾与防灾能力
虽然这次地震灾情惨重,却也是一次救灾的考核及检验。举凡各级政府机关的应变能力到民间组织的动员,灾害信息的实时完整传达,交通、维生管线的查报与抢救,收容安置与医药卫生的情况,各种救灾资源的调度与有效运用,均是必须周详顾虑到的层面,在这次的地震中都接受了实战的操练。接下来必须针对各项缺失切实的检讨并加以改进,以作为未来防、救灾的借鉴。

地震是地壳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却是最难掌握的天然灾害,会因规模、震源深度、震央所在区域、发生的时间等因素,造成大小不等的影响与冲击。地震当然令人可畏,然而更可怕的夺命杀手与隐藏危险的最大猫腻,却是不堪震波摇晃的老旧建筑物,或是偷工减料与施工不良的高楼大厦。当强震袭来,这些脆弱的建物一旦倒塌就会瞬间夺命,这次台南永康区的维冠金龙大楼完全倒塌的惨况就是十分鲜明的教训,也唤起大家对建物结构安全的危机意识。

政府对公共建筑安全责无旁贷
若以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法定使用年限55年来看,台湾许多的建筑物平均屋况已经迈向高龄化。因此,更重要的工作是地震中受到影响的建筑物,要启动完善的检验措施,由专业的技师依照防震规范做周详的检查;不堪使用的,要立即拆除重建,还可以使用的,要即刻补强改善。这是攸关民众福祉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绝对不能心存侥幸。

台湾位处地震活跃带,全台密布33条活动断层,都会区又有土壤液化的危险地带,我们一定要知道如何趋吉避凶。除了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地质资料集成查询系统”可以让民众查询何处是居家的安全地区外,国家地震工程中心所研发的“街屋耐震信息网”,也可检测台湾约7成的住宅,包括连栋、独栋透天厝、5楼以下公寓等建筑物,让一般民众能够上网检查自家住宅的耐震安全性,大家都应该善加利用。

此外,政府对公共建筑的安全尤其责无旁贷,应全面检查公共建筑与桥梁的状态,不只是要防止公共建筑成为地震时的杀手,未来若发生强震灾变,我们的公共建筑应该作为民众可完全信赖的庇护场所。教堂也是众人出入的公共建筑,教会也当警醒面对、检验会堂建筑的结构安全,以及相关的防灾与逃生动线等。

教会也当检验会堂结构安全
然而台湾老旧建物的数量庞大,要在短期内完成评估及补强作业相当不易,必须规划出一套有效率的方式,先行筛选在耐震安全存有疑虑的建物,缩小耐震补强作业的规模,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及经费。

地震后的建物安全评估与补强工程犹如健康保险一般,只要仍在使用就必须进行诊断作业以保障安全。盼望地震后的亡羊补牢可以让我们面对下一次的强震来袭时,能够住屋不倒、生命确保。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强烈地震为戒 建筑物健检是震后首要工作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