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李幸

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样子,其实是当年北京所向往的。最近要把北京市政府迁往通县,提出首都特区概念,应是多年以后再一次明白。1949年,中共执掌中国大陆,定都北京,首都建设以华盛顿为模子,有当时建成的房子和街区为证,只是不明白说出而已。当然后来由于苏联专家的介入,风格又有一变,所谓建国10周年的10大建筑。不过到了1976,搞毛泽东纪念堂,出来一看怎么就是林肯。西方势力太强大了。

明白归明白,实际上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央集权,跑部钱进,北京未来还是不得消停。美国因为到处自治,国家只管各州不管的事,就没人在华盛顿设驻京办、联络处。于是首都冷冷清清,尤其大白天。

华盛顿市中心,看不到什么“血拼”的地方,多的是便利店和小餐馆。想到《纸牌屋》里那个先是“党鞭”后为美国副总统的主角,常去一家犄角旮旯的小店吃牛排,店主兼店员就一黑人老头,顾客也就副总统一人。大概真有这样的店吧。

我是因为在华盛顿的学生指引,到了一家秘鲁风味的小餐厅,半地下,可容几十人,济济一堂,门外还有多人排队。味道是不错,就是人声鼎沸,因为面积太小人太多,比中国餐馆还热闹,完全没法说话。

饭后去乔治城购物。感觉不远,就步行前往,实际不近。

(华盛顿市中心的建筑,多为“国家部委办”)

(梁思成规划中国首都,应是华盛顿建筑加老北京城墙)

(华盛顿可以购物的地方在城市西边——乔治城)

其实华盛顿市区也是什么都有的,只是因为习惯了拿北京的眼光来看,就大不同。我们自己说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大搞呗,结果是屋价上天,出行“首堵”。

回头想梁思成规划的华盛顿建筑加北京城墙,壮志未酬,否则天下独一份了。不过,如果真把城墙保留下来,岂不更堵?

问题完全不在规划。马可波罗记当年的汗巴里(北京),感觉格局类似今日西方的大都会区——皇城12个门,通向12个郊区,郊区大得都连成一片了,郊区的人比皇城里多,建筑和城里一样漂亮,周边几百里地还有200多座城市。其游记虚虚实实,不过即便是规划也挺好。元朝虽是集权统治,但那时集中不到多少东西,于是除了你别起兵反我,大家各搞各的吧。

考虑问题,当遇到制度是根子时,就不用追究具体和细节。因此实际做事,都是补救。还是中国古人明白,早说了“补天”——女娲,红楼梦。

(华盛顿市中心,下午4时)

(16街去往白宫路边,下午6时)

(市中心见到的教堂)

(市中心也有不同风格的房子)

(月亮很圆,16街史葛环路口)

(上午,国家广场东侧15街,很中心地带,临时生鲜农场市场准备出摊)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