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意中 临床心理师

“小扬,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组装好的3D模型就不要放在桌子边缘,免得被弟弟、妹妹撞到。”妈妈索性把模型移到安全的地方。但这让小扬发了顿脾气,大声嚷著“你干嘛乱动我的模型!我就是想摆在这里呀!你很无聊耶!干嘛没经过我的同意就移动。”话一说完,小扬又把模型挪回桌子边缘。

“你会同意吗?我还不是每次都告诉你,摆中间一点,不然被撞倒了,你又要大吼大叫。”“你管我要摆在哪里?那是我的自由啊!”“你真的无法沟通耶!脑袋真的是转不过来。”妈妈叹了一口气,但又只能认命。

“小扬,我已经跟你讲过了,坐电梯我们就先往里面站。不要每次都站在门口,你又不是电梯先生,这样人家要进出很不方便。”“可是,我就想要站在出口啊!这样出去速度比较快,又不会浪费时间。挤在里面,叫我怎么呼吸啊!”

“怎么呼吸?”妈妈心想“你这孩子也太夸张了吧!”

当然,妈妈知道再怎么样都说不过他。

令妈妈头痛的事,还不只这些。单就发热衣这件事,就让亲子之间冲突不断。“妈妈,我的背好痒!”小扬一脸难耐的表情,手不时地伸到后背。“谁叫你,说也说不听。现在天气渐渐热了,发热衣就不要再穿了,讲也讲不听。”

“妈妈,我的背好痒!”

“你还在跟我说,穿发热衣很舒服啊!全身热腾腾的,像电池充满能量。拜托,那是天气冷的情况啊!”妈妈望著满头汗的小扬,不以为然地说著。但是小扬还是没有想要把发热衣脱掉的迹象。

“这孩子可真是固执啊!真是想干嘛就干嘛!一点妥协、商量、讨论的空间都没有。”妈妈已经不只一次向爸爸反映自己的无奈。但是,每回看著先生,再转头望望小扬,就有一种买大送小的感觉。

“唉!这父子俩都是同一副德性。”

有自己的想法很好,父母也期待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人跟人之间,多少要参考看别人的建议,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面对孩子固执、坚持己见,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敞开心胸呢?

给孩子选择
面对孩子坚持己见,这时我们可以给他二选一、三选一的方式。让孩子从当中选择,做决定。例如3D模型看是要靠墙角放、摆在柜子里,或桌子中间。选项由我们决定,但选择哪一项,则尊重孩子的想法。

参考他人的范例
孩子需要有些不同的声音,一些有别于自己的参考范例。例子让孩子知道,其他人的3D模型如何摆放、展示。以松动心中只有一套做法的偏执。

互换立场思考
立场互换,孩子会如何去看待这件事情?和他举例,当妈妈也把化妆品放在桌子边缘,如果他撞到了,妈妈也发顿脾气。那他会是什么反应?这练习,最好实地仿真演练,孩子比较容易有临场感。

决定与承担
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意见,做了决定。那他就必须要承担这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说当他不听建议仍然在炎热的天气里穿发热衣,如果造成皮肤起疹、发痒难耐,那这身体的不适就别怨天尤人。3D模型没摆好被撞倒了,这部分自己也要承受。

心平气和的分析
在孩子心平气和时,和他理性分析各种状况与后果。引导他把自己所认想的,与其他不同的做法进行比较。并把各种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做出讨论。比如说坐电梯,站在门口与进入里面的差别。当电梯人越来越多时,哪一种状况他会觉得太拥挤。同时,考量不同楼层的抵达,哪一种情况出入较方便。

命运与机会
跟孩子进行抽签的游戏,就像大富翁里的命运与机会。彼此可以把一些游戏守则写在纸张上面,抽到之后,孩子就得要按照上面的游戏守则去进行。亲子之间的约定,就像门号绑约一样,彼此按照游戏守则走。

一例一休
如果孩子太过于固执或坚持己见,这时可以和他来进行一个“一例一休”。也就是说孩子在一个礼拜里面,他要有一天先让自己的意见休息。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别人的想法与意见,也给自己一些弹性。

肯定与鼓励
除面对孩子善于表达的自己意见给予肯定外,父母试著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状况。当孩子愿意去做一些改变,纵使只是些微的调整,都是值得给予具体的正面回应。

延伸阅读:

孩子身体自主权 尊重V.S.教养两难 你怎么看?
永远只说“再好一点” 反而让孩子更挫折!

本图/文由“BabyHome”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固执、总坚持己见的孩子,父母如何引导敞开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