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梅香四溢

在校园里,看点书或写点儿什么的时候,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地方—校园户外的某一个角落或图书馆。很多时候,也许很多人会选择泡图书馆,认为那才是爱读书爱学习的人的最佳场所,但户外的新鲜空气、开阔的视野、草木绿茵,却对我这种人更具吸引力,我的行笔和日记,感悟和思考,一些书籍的阅读就是主要在户外进行的。图书馆里的人会多,人一多,我就会本能地想逃脱。我是不会学习和不善于复习考试的那一种,图书馆里太多的人会为各种考试而做题,我一面对此种情形,没有太多羡慕,而显得茫然和不理解。不选择图书馆,也许也与我刻意与人群保持距离的倾向有关,毕竟我是某种程度上喜欢安静和独处的,一个人静静的,身处自然之光,觉得自由、广阔无限的感觉。

NJHY010

让时间慢下来,甚至为了让时间凝固或静止。也许非大自然之恩赐而不可得。

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你会发现大自然的一幅幅背景鲜明而有力地成为那些疯狂热烈情感背后的有机表现载体,金色的太阳,鬼魅静谧的夜晚,正午的海面和无花果树,鹰和蛇,孤独而挺拔的山…

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你会发现他一个人在湖边的林子里逡巡,那里各种鸟的叫声,那里被雪覆盖时的一片白,自己亲手订做的小木屋,一个人自己听著自己内心独白的声音,时间在他这里变得鲜明和安静。

近日读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日记》,发现他是一个行走在野外,身处在黎明前的安静中的人,在山林里,在小溪旁,在大树下,他神奇般地感受著大自然的神秘的美与秩序。何种的动物在他眼中,在他身边可以被遇上,但竟没有引起动物的惊扰与骚动。那种与大自然及其动植物所达到的和谐一致,竟然让野生动物和植物,无论是危险的和腼腆害羞的,都可以被他全身心接纳,而自身却平静如水,即使面对毒蛇和老虎都想摸一摸。

与自然相关的艺术作品,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这些确实是让时间凝固和静止的东西。之所以山水画,山水诗拒绝人间烟火气,拒绝色彩的鲜艳明丽,这深意在于一种蒙胧、模煳、神秘的氛围。我印象中同样因为蒙胧而得到淋漓尽致表现的作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巴金的《日出》、小学课本《晨读》、《一定要争气》、《曼谷的小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桃花源记》、好像还有蒲松龄的《夜市》、鲁迅的那句“我们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这些都给人一种另类空间的特别的感觉。让人的情感和想像通向无限。

大自然确实是最神秘的背景,许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只要善于利用大自然所酝酿的那种安静,神秘,蒙胧的背景,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然而,这就是没办法的事,人最终的归宿就是面对大自然。所以,安静之源,在于泯时间,超世尘,打破牢笼任自然。不然,喧嚣与浮躁总是让人心无处安放,却惹得空虚落寞无限。越往后,人们越倾向于在诗歌、散文、绘画等贴近自然气息,蕴含自然菁华的文艺作品中寻找慰藉的无限空间。文艺是一种让人回头休息的地方,那个地方叫“故园”。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依然对我们无限真实。

图文来源:https://imag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