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丽玲老师/正念家庭与教养专家

宅,不是不好,只是目前有很多宅少年过著乏味、平淡、封闭的生活。他们畏惧人群接触、不知如何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也没有信心去追求自己的愿景。

小庸,国二,油亮头发散乱著,上课时心不在焉,盘拒于心的是今天又该怎么过关,如何累积武器与点数,假日手游上网时间更是超过八小时,功课一落千丈,没什么真实的社交圈,似乎时刻对著电脑,才能排除孤独感。

沉迷网络、日夜颠倒、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整日待在家里发霉,也不愿意出门找同伴活动,这样的他成为父母最大的焦虑。从小安排上英文、钢琴、画画,就是期待孩子能比自己更强、更有出息,现在威胁处罚、锁码控制,也无法改变孩子的现状,更加深亲子间的对立,如今父母选择放弃,只盼望孩子能顺利毕业。

像小庸的少年和家庭,在台湾还为数不少,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生命力旺盛的少年,像泄了气的皮球,而“宅家”的父母又沉甸甸的呢?

不可否认,各种虚拟追求感官刺激的网络游戏产物,摅获了许多想逃脱现实社会压力、期待的孩子;补偿了害怕于现实社会人际互动中,受到伤害与危险的孩子,匿名的接收他人关爱、爱护、与欣赏的需求;满足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被他人拒绝与否定者,在在线活动找寻到成就。

再加上,以为高控制、说道理能围堵网络成瘾的态度,更推了一把让孩子往封闭内心的生活走去,不想与人多有接触。

但是,作为父母就这么任孩子宅化下去,是绝对心痛。看著头发油油、像刚出土的文物般,抗拒新事物,对未来灰蒙蒙的孩子,该做些什么呢?

贴其心
少年想独立又无能力,体贴孩子可以有自己的兴趣,顺势进入孩子的天地,用“心”和他聊如何过电脑关,找机会切入目前困难,给个支持,用力鼓励他,用上网的能量突破现实人生关。

降期待
插手青少年的人生,易让孩子为了抗拒而抗拒,反而无法了解花花世界365行与自己特质及能力间的客观性。放下上个世代“唯有读书高”的思惟和期待,陪孩子了解只要有热情和努力,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过生活
充份体验生活,胜过叨叨念念各种人生大道理。尤其对于没有信心、觉自己一无是处的孩子,先避开成绩,乘著阳光、与山与水接触,享受亲近云与海的乐趣,让孩子自发地创建生活的有能感,宅化的心,有朝一日才会开展。

营归属
“快乐吗?”、“喜欢吗?”、“对自己的意义?”、“透过经验学习到什么?”;“我以你为荣”、“我相信你可以”、“慢慢来需要一点时间”、“对于你不爱自己的行为我很痛心”等等的对话内容,比之于“考这么烂”、“你完蛋无效了”、“电脑可以吃吗?”、“被网友骗的团团转都不知”……的直批话语,才能营运归属感的地基。

对少年吔来说,情感的安定与安全,才会打开心门,在困顿之时,寻求讨论与帮忙。

要“宅化”的孩子基因重组大变身成“阳光宅男”,得帮助他找寻存在的意义、及给自己一个价值定位。就从生活点滴中,找回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爱、欢笑与生命力,“出土文物”将抖掉泥沙、灰尘,成为谁与争锋,独一无二的型男型女,迈向新人生!

延伸阅读:
给孩子手机前的3件事,父母想清楚了吗?
上瘾对脑部与情绪发展的影响

本图/文由“BabyHome”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青少年沉迷在线游戏 原来背后有这心理因素!4秘诀助爸妈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