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仁(万华身心精神科诊所医师)

最近火红的讨论话题都围绕在“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这款手机游戏。自从前几周,这款行动平台扩增实境游戏在台湾上架后,便引起热烈的讨论,更有一窝蜂的玩家到处在精灵出现的地方搜索补捉。

Pokemon Go为何发烧?
宝可梦(pokemon)原本是六、七年级生的回忆,当时是非常风行的卡通,内容阐述一群神奇宝贝的训验家,离家开始进行一段长途旅行,在这过程不断收集宝贝,以及在道场与其他训练家就收集到的神奇宝贝进行决斗。这个卡通曾经一度式微,却在近期因为与手机游戏结合重新风靡,攻占了全世界玩家的生活。

在台湾上市至今,从新闻媒体的报导,路上人手一机、盯著哪里有新的怪兽,讨论的议题几乎都围绕在这方寸之间的手机游戏;不仅青少年、小孩为之疯狂,许多成年人们也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更甚者连各种可能造成危险的场所,都让人不顾危险趋之若骛,大马路上、危险高楼、桥墩上,这个游戏造成效应的确值得探讨。

值得探讨并不是暗示这是个病态行为,而是行为本身背后可能蕴藏的动机及模式。即使以前手机游戏已经风行多年,究竟Pokemon GO是拥有怎样的潜力,可以带动如此特殊的寻宝风气呢?一种群体效应的生成,代表的是多人行为融合表现,Pokemon GO代表著这游戏本身带有“群众连动性”及足够的娱乐性,否则是无法激起如此广大效应。

抓宝提升自我认同
所谓的“群体连动性”代表的是同侪效应、足够话题性及讨论度,不管是媒体的报导或是朋友同事间,甚至有很为之著迷的整群家人。当周遭的人都拿著手机补抓一只只可爱的宝贝,尤其这款游戏早先就已经在其他先上市国家引起广泛讨论。

台湾的玩家早就已经引领期盼,一上市马上引起最初的动机——高度的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接触大多起始于好奇心,听到周遭的人都在讨论这个自己没接触过的游戏,或是凭借着以前对这系列卡通怀旧,开始下载来体验,于是乎起了个头,便发现这是个难以停止的游戏。

这就是这游戏创造出来的另一项成功——它掌握了一些让人著迷的娱乐性且很难克制,也就是人类或是有多数的高等生物都会有收集喜爱事物的倾向,这会在无形中提供一种成就来源,也就是另一种快乐的感受:收集越多宝贝,越提高自我成就,即使只是一只对现实生活可能毫无影响的虚拟宝贝。

“我有你没有”或是物以稀为贵的自我认同,“我有别人很难补抓到的宝贝”更放大了这种自我成就,这或许是忙碌生活中难得获得的成就来源之一,如同许多在线游戏带来的虚拟满足及成就感。

不经意出现让人满心期待
此外,这个游戏收集的宝贝拥有可爱的外表特质及进化性,给紧绷忙碌的现代人带来一丝丝疗愈的感受。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可爱有趣的事物,更别说这游戏里的元素总是充满了惊喜,因为你很难知道下一只可能出现在眼前的,是只怎样的新宝贝。这样的新奇及无法预测,更加深了这个游戏的耐玩性。

这个游戏带领的效应,更有趣的是他诱导了群体活动,是一个具体化的群众活动。借由收集宝贝,大多数人要走出自家门外,当许多玩家都被吸引出来,聚集在某些特殊地点时,周遭出现一大堆同好,也就是与你兴致相同的玩家,有默契的围在一起补抓宝贝甚至互相交换信息,这样的集体寻宝行为会促进行为的“再增强”。

除了游戏本身的娱乐外,也提供了一种集体认同感。人类是群体生活的动物,集体行为提供了一种行为的合理性及足够刺激,更遑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与人的互动可能,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抓到最多最珍贵的宝贝。

不可不知的抓宝三大副作用
然而,游戏毕竟是游戏,所有游戏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在Pokemon GO绝不会少到哪里去,特别是手机相关游戏。因为手机的便利性导致对游戏的沉迷、时间的掌握低落,甚至游戏时对周遭危险事物的注意力及警觉度不足;心理层面可能使生活过度局限于游戏本身,忽略与他人更真实的互动,这些都是游玩手机游戏要更需要提醒及检视自己,避免生活重心错误的偏向,或是人际互动的落差。

另外,Pokemon GO最令人担心的是游戏会引导出一些危险动作,例如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为求实时补抓宝,造成自身或交通安全疑虑,甚至外国亦有借由寻找宝贝发生学童诱拐事件。

当然,我们无法自视地认定一种行为模式的绝对好坏,Pokemon GO提供现代人一项特别的纾压管道,但有趣、探索之余,要特别注意潜在的负面效应,要学习让自己去控制及掌握游戏,而不是被游戏带离了你应有的美好生活模式。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你玩宝可梦,还是宝可梦玩你?精神科医师谈集体抓宝效应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