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吴娟瑜
任珍在36岁把前任老公离掉,因为当年结婚时,只懂吃喝玩乐,等到孩子出生,还要上班的任珍才发现老公竟是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人。
直到儿子念到中学,各方面相当稳定,自己也秘密进行离婚规划五年,终于将房产、贷款、收入做了妥当安排而提出分手要求。
幸好前夫看到有一笔可观的钱,虽然嘟哝两句,最后还是答应,原因是外面还有暖昧的女人正等著他。
无“夫”一身轻
任珍在离异后的五年,如鱼得水,她说:“结婚当时太年轻了,成天只知道玩耍,有了孩子则每天早上眼睛张开就是责任,这段时间的磨练让我成熟了。”
从儿子的国中、高中、大学、出国留学,一路就是负责任地做个好妈妈,她在一家公务机构服务,做到人事室主任才退休。陪伴儿子的过程是个不噜苏的娘,两人很好沟通。
任珍剪了个潇洒的短髪,笑声爽朗,嘴边的酒窝时不时跑出来,很可爱。
“妈,你再找个伴吧!我在美国念书,不能随时跑回来看你……”,已然180公分高大的儿子,望著妈妈而关切地建议。
“可是我们有视讯啊!我还是看得到你呀!”
“妈,那不一样,有个伴会更有趣。”儿子认真地说服了任珍。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找对良人做对伴
任珍每周上一次肌力训练课,一次合唱课,还有社区大学电影欣赏课,唯一的遗憾是找不到随时可一起出发爬山、轻旅行的伴。
所谓的“伴”,讲明白点,就是男朋友。
说话有趣的任珍,手拨弄了短髪,睁圆了眼睛明白地说:“男人满街跑,但是真正是我要的没几个。后来我设定了两个目标三个条件,终于找到了。”
第一个目标:从“作伴”到“男朋友”到“结婚的老公”,允许自己从长计议,不再是20岁当时,对方“要”自己就点头了。
第二个目标:打开眼界、扩大视野,不再是从周边亲友介绍,或是社团认识的。任珍提起勇气到国际交友网站,开始逛。
任珍排除“一对一”的忠诚度交友,她认为网络世界是可以“海捞”,不必自我封闭。也就在同时和五、六个男人聊天的过程,她累积了经验,也越来越清楚——“未来老公”需要3个“好”的条件。
三个“好”条件
经历了初期网络找伴的新鲜感,任珍在半年后明白了自己“要”什么样的伴。
三个“好”条件,指的是:
第一“好”:好腿力
任珍说:“那些外国的网友聊聊就好,毕竟我还是需要在地的男伴,他们要有走路不喊累,膝盖还勇健,乐意背个背包就出发去爬山或到另一个城市旅行。”
第二“好”:好眼力
“为什么需要好眼力?”
任珍说:“各住各的阶段,至少还能拿著手机传Line啊!我碰过几个眼力不好的伴,过马路要我扶,传Line也不读不回,算了吧!”
第三“好”:好财力
“大家约好出门都是AA制,分手时也没话讲,对方至少有退休金,没有谁要养谁啦!”,任珍说得头头是道。
婚恋的“黄昏市场”原来各有规矩,祝福任珍在觅得良缘的路上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