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

第一次见到N,是我中学时期刚来美,英文说得不好、打扮老土、听不太懂同学间笑话的尴尬时期。我被人当面嘲笑过袜子穿反,也被人在背地里嘲笑讲话腔调。支撑我走过来除了家人和上帝之外,另一部分就是那些愿意接纳我的同学,而N就是这样善良的朋友。

N在中学时期就是班上数一数二的资优生,对人永远谦和有礼,不耍心眼也不搞小圈圈。低调藏拙的她,后连念了长春藤大学,之后又攻读医学院。几年后在教会认识同为医科学霸的先生G。G和N相当匹配,在医学院拿书卷奖不说,更拉得一手好琴还频频拿奖。G是个擅长关怀他人的医者。不炫耀不张狂,你可以说这是完美的人生胜利组写照,学业工作爱情三得意。

只不过幸福日子没过多久,G不幸罹癌。由于癌细胞攻击勐烈,他最终回到上帝的怀抱,留下众人的遗憾及泪水,以及新婚不久的N。

没人喜欢面对悲伤,大部分的我们甚至惧怕面对悲伤,更常选择压抑或逃避伤痛。美国是个要求你必须时时刻刻正能量大爆棚的国家,大家对于他人的悲伤情绪通常感到尴尬。对华人来说,则因面子问题,觉得悲伤令人感到丢脸,往往压抑下来,觉得只要不讲,这些悲伤的情绪就会随著时间慢慢过去。

根据美国知名律师作家Susan Cain最新著作《Bittersweet》中所描述,我们面对悲伤甚至是死亡时,很多时候被要求必须默默哀悼,或是至少“确保不打扰到其他人欢乐的情绪…那些成功隐藏悲哀的人还会得到赞赏,因为他们成功的让别人完全猜不到经历什么。”事实上,这个世界悲伤的事情无所不在。悲伤的背后不但是许多艺术创作的契机,更让这个世界充满美丽和喜悦,形成苦中带甜,酸甜交叉的Bittersweet复杂滋味。以音乐为例,60%的流行乐曲都以悲伤的小调创作,而贝多芬所创作的月光奏鸣曲,也因著他悲伤静谧的曲调,令听者感到疗愈和被安慰。

Susan Cain在撰写这本书时,特别访问《Inside Out脑筋急转弯》的制作人Pete Doctor。Doctor表示原本最先的设定是把有点搞笑的恐惧放成主角。他从没想过让忧忧当主角,总觉得没人会想看,毕竟Doctor成长于密尼苏达州,当众落泪自小是被教导是件丢脸的事。但是他怎么写这个故事都不太对,因为恐惧无法教会乐乐任何事。Doctor开始萌生放弃的念头,他想他之前创作的卖座电影《Up》和《Monster, Inc. 》或许纯属侥幸。他开始悲观地想著,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的失败被革职,被迫搬离他所挚爱的Pixar团队。悲伤忧郁的情绪淹没他的同时,却也让他体会到原来他如此珍惜他的工作团队。

ADDY3526

这时Doctor才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情绪帮助拉近彼此的关系,而其中的个中翘楚就是悲伤的情绪。他找来柏克莱心理学教授Keltner,探讨让忧忧当主角的合理性。Keltner告诉Doctor,恐惧让我们感到安全,愤怒让我们不被吃亏,却只有悲伤给予我们同理心。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晓得,以悲伤的忧忧作为主角的《脑筋急转弯》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成为Pixar历年来最卖座的电影。

作者Susan Cain写道,根据哥大精神科教授George Bonanno指出,面对悲伤,我们该聚焦的不是放下或遗忘(英文中常听到的move on或let it go),而是自身的韧性和坚强。Bonanno表示,面对亲人离世的痛楚看似惨烈,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我们往往以为疗伤是段长远的旅程,更多时候却是酸甜苦辣互相交织的情绪。你可能会在亲人离世没几天因为一件好笑的事笑出声来,却可能在离世几十年后无意间勾起一段记忆而痛哭失声。虽说悲伤是主导的情绪,但是在这底下也有喜悦、愤怒、甚至丢脸夹杂其中。最终,悲伤的情绪也会随著时间过去而逐渐淡化。

TED Talk讲者Nora McInerny分享在丈夫因脑癌离世后,其他人最常告诉她要move on放下。Nora后来再婚,和新任丈夫及四个小孩共组新的家庭。但是Nora说道,她从来没从前夫身上move on,前夫影响著现在被现任丈夫深爱的自己,也存在她孩子的血液中。她或许没放下,却选择往前走move forward。她真实的分享,“我们必须记得,不是所有疮疤都能完全愈合,而悲伤是一个复杂的情绪,你会难过,却也会开心,你会哀悼,却也会在同周或同年之中给予爱。那些处于哀悼中的人会重新开怀大笑,他们会move forward,但是他们却永远不会淡忘或move on所发生的一切。”

面对人生,我们总觉得好人就该有好报,或是只要相信上帝、努力不懈、奇迹就会发生,困难就得以克服,就能迎来好莱坞式的圆满结局。虽说对少部分的人来说或许如此,但是更多时后却是比电影还要悲催难过的剧情无时无刻的在上演。我们常在此时怀疑上帝的存在,觉得上帝忽视我们的呐喊。但是就某些角度来说,上帝比我们想的都更加接近。那些在当下走不出来的悲伤痛苦,很多时候反而成为我们成长淬炼的契机,打开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成熟的、事故的新篇章。

许多人或许认为G的故事是悲剧收尾,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不然。在G过世几年后,N分享这段话,“许多人只想记得在你生病前意气风发的你,那个当初让我爱上的你。当癌症降临,它夺走你的意气风发,你的行动力和记忆力,以及你那不可限量的前途和梦想。可是在你面临人生最终回时,你依然选择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离开时不带一丝愤怒或苦毒。是在这时候,我看到最真实的你,那个毫无保留去爱别人的你,这样的你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给了现在的我这份勇敢,继续坚强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