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很多人在求学时期都有看过台湾地图,但很少人看过300年前的台湾地图,最近文化部所属国立台湾博物馆就跟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办“朴埔风情-跃动的先民身影”特展,其中一项大主题就是跟地图有关,共会展出四幅台湾全岛图珍品:台博馆典藏的《康熙台湾舆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台湾舆图》和《乾隆台湾舆图》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清乾隆中叶台湾番界图》。

17米“康熙台湾舆图”全幅以动画展示,重现台湾早期平埔先民的生活样貌,并结合番社采风图和文献史料的记录,运用数码科技以17米“康熙台湾舆图”全幅动画展示及描述平埔族群生活风俗的动画故事,透过跨越时空的文物、图像及数码多媒体展示,让民众认识及了解平埔族群的文化内涵。

台博馆陈济民馆长表示,由于观众对于以符号所表现的古地图有著距离感,因此台博馆特别制作长达17米的巨幅地图动画,绘制过程经由文史及动画专家学者的协助,不仅依据文献纪录对人物造型加以考证,也透过自然科学的研究报告,对当时所处的生态环境作仔细的探究,以呈现约三百年前台湾平原地带的自然生态景观,期望透过与地图互动,让观众得以亲近文物及了解家乡的历史。

透过四幅舆图上平埔聚落分布情形的变迁,可以看到清朝统治百年间平埔聚落在空间分布上的推移。在以前缺乏影像纪录的年代,这些手绘、充满生动图绘纪录的藏品,是了解平埔先民生活样貌的重要物件。

《康熙台湾舆图》为目前所知最早的单幅彩绘卷轴台湾全岛地图,被喻为台湾古地图之最,图中描绘了清初台湾西部由南至北的地理与人文景观,记载了近120个平埔原住民聚落,可说是当时台湾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除了社名及地理分布外、屋舍型态、经济活动、交通方式及当时的自然环境都有细致的纪录。

除了地图之外,此展也介绍“番社采风图”中平埔族群的生活情境,共摘取六个具原民文化特质的主题包含走标、迎接、牵手、织布、渔猎、丰收等,经文献考证,重建画师笔下的历史场景,透过数码多媒体、空间情境仿真等展示手法,并展出织品配饰、渔猎用具及饮食器具等文物,引领民众探索及体验清初平埔原住民的生活身影。

本次展览将展到8月30日,台博馆希望此次透过数码新科技的运用,推广平埔文化及活化博物馆典藏,能更民众贴近民众的思维,也让亲子观众探索认识平埔族群的常民生活型态。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演员的养成需历经不断的淬炼
行销微电影两方向 一对多以及多对一
45岁的世界地球日 地球未来由我做主
你是谁——信息泄露,真假难辨
伴随著成长裂变的童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