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李杰夫

我是一个摇滚咖,大港开唱、垦丁的春浪春呐、摇滚办桌、大登陆……我最爱的歌手是张震岳,他在的我基本不会放过,小如好邱400nt门票的小型演出,大登陆校园巡回,还有免费入场的中沥摇滚音乐祭,每一场演出都让我由衷感叹──如此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如此丰富的演出阵容──如此完美的组织──如此高素质的观众──如此干净的会场。可是今年的春浪,却让我觉得有些“变味”。

2016春浪搬到台北举办,之前去垦丁的时候包车的司机大哥和我说因为垦丁机场不愿意租给春浪,所以搬去台北。追问为何不愿租给举办了10年的春浪,大哥说现在的音乐节有些“变味”,来的人不是来听音乐的。个中隐晦含义或许去过的人都有共鸣,这里不再多说。大哥还说,4站台北那麽冷,哪有垦丁那麽好玩。看看今年大大的春浪,大大的冠名商logo就在旁边,我想也是前所未有的吧。今年和15年一样有13组明星登台演出,可是少了电音派对(也是,台北那麽冷,谁会在交通相对不便的大佳河公园玩到凌晨1点?)第一天的压轴表演是来自大陆的窦靖童和逃跑计划,第二天虽然是mc hotdog压轴,可倒数第二位也是来自大陆的谭维维,把台湾摇滚界重量级的乱弹阿翔和张震岳挤到不到8点就表演结束。2015年春浪在上海也办了一场,同样13组明星,大陆的也是3组。可以说今年台湾本土的春浪,大陆歌手的比例竟然和大陆场的春浪一样。

为什么我会说“变味”呢?首先看看大屏幕,大大的赞助商产品框著,活动还中断表演来抽奖,而赞助商是大陆新兴的手机品牌。另外还有来自大陆的网络电视乐视做全场直播。

再来看看现场观众,手里挥舞的是很少在台湾音乐节看到的赞助商免费提供的充气棒。这些一次性的玩意在演出结束后被大量丢在地上,是我在台湾参加那麽多次音乐节没有见过的场景。台湾音乐节的一大特色是有毛巾、T恤等有意思的纪念品,这次春浪,大大的赞助商logo占了毛巾一半,完全没有入手的冲动。

春浪这个有10年品牌的音乐节想走出台湾并没有错,2015年新加坡、上海、香港场非常成功。但今年引入大陆赞助商后似乎有点“变味”,原因是台湾本土场的本土明星有点少,导致对台湾观众的吸引力不大。前文也提过台湾音乐节cp值很高,大陆歌手的带来失去的台湾观众会换成大陆的观众入场。大陆歌手开拓台湾市场也没有错,我对歌手谭维维完全的尊重,可是难得在台湾演出,发现场下40%都是大陆观众,对著乐迷和她的互动飙起四川话,周遭的台湾观众一脸疑惑的毫无共鸣。

在我看来,今年的春浪可以看作一个“启示”录,想要走出台湾,发展各个国家地区的想法没有错,吸引强力赞助商也是提高知名度的好方法,但不能失去台湾特色和观众为代价。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