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康健杂志218期 作者/张静慧 图片/康健杂志

“恳请总统恩准,我愿当台湾合法安乐死首例。”资深媒体人傅达仁因多病体弱,请求安乐死,引起社会共鸣,然而台湾真的准备好了吗?

邱医师,你能不能让我早点走?”罹患食道癌的中年男子恳求医师。

食道癌向来难治,男子接受了放、化疗,仍然很快复发,无法由嘴进食,每天闻到同房病友的饭菜香,实在折磨。

面对这个棘手的提问,他的医师、新竹马偕纪念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邱世哲并没有用“安乐死不合法”一句话断了他的念头,而是关心他哪里不舒服,了解他为什么想死。原来,他只有1个小孩,每天下班后赶来照顾他,孩子蜡烛两头烧,很辛苦。他想结束生命,自己、孩子都不用再受苦。

邱世哲跟他分享:父母总希望留下点什么给子女,有时不是有形的财产,而是一种生命态度。面对病痛,努力活到它该有的长度,不选择用死亡来解决问题,也不用过度医疗延长生命。这是留给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男子听进去了,从此没再说想死。两、三周后他就去世了。

资深体育记者傅达仁年迈多病,上书总统请求准许安乐死,引起讨论。

然而生死事大,并非一蹴可几,台湾需要先做好哪些准备?

1安乐死这个词已经被误导

“在讨论赞不赞成安乐死前,应该先了解什么是安乐死,”邱世哲提醒。

“那些插管、意识不清的人,应该让他们安乐死!”不少网友在傅达仁请求安乐死的新闻讨论区留言,看似言之成理,但其实反映出民众对它的了解有限。

前立法委员杨玉欣说,很多人不清楚,现行的《安宁缓和医疗条例》已经允许末期病人经医师确诊、家属同意就可以拔管,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就可以善终,不需要安乐死。

再者,民众可能不了解安宁疗护与安乐死的差别,以为安乐死泛指“安详地去世”,并不知道它是用致命药物缩短生命,跟安宁疗护完全不同。“‘安乐死’这个词已经被误导,每个人的解读、想像都不一样,”长年研究病人自主的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杨秀仪说。

再深入思考,安乐死触及的根本问题是:人有没有死亡的自主权,决定自己何时及用何种方式死去?

杨秀仪认为,人有生命自主权,但不应包括终结生命的权利。这无关信仰,而是动物天性,生命不会自我毁灭,即使是流浪街头、挨饿受冻的猫狗,也是求生而不求死。世上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自杀合法,只是不处罚而已。“生命有无穷的可能。没有深思熟虑就认为人有死亡自主权,这太危险了。”

“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生下来,然而生命有一定的美,即使年老、生病、衰弱,这也是生命的自然过程。社会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这些人安详走到人生尽头,而不是用死提早结束,”她说。

正因为生命值得奋斗,社会大众可以讨论,是否有些情况是可以承认心平气和的安乐死是伦理上正当的。比如有些人一生都在跟疾病搏斗,辛苦却活得积极,当生命末期疾病造成极度痛苦、没有药物可以治愈或减轻痛苦;又或者高龄长者已经过了完满的一生,如今因退化性疾病必须完全依赖他人照顾等,这些人是不是能够自愿地要求安乐死?
“一定要用死来解决问题吗?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减轻痛苦?”谈安乐死,这是另一个核心问题。

邱世哲说,当病人说“痛苦、想死”,不全然是因为身体的病痛,经过深谈,会发现“失去活下去的意义与动力”才是真正原因。透过医疗团队给予灵性照顾,帮助他回顾生命,看到自己一生的价值,其实有机会找到活下去的方法、力量与意义,“可以不需要安乐死。”

安乐死是解脱吗?对病人来说或许是,对家属却未必。邱世哲说,国外的经验发现,家属未必赞成病人选择提早结束生命,但是基于爱与尊重,只好接受,然而内心的冲击十分大。

邱世哲观察,参与病人末期照顾过程的家属,比没有参与的家属更能接受病人的死亡,也比较能走出悲伤,因为他们有机会做该做的事,没有遗憾。“照顾末期病人的‘过程’,是一次生命教育。如果忽略了过程对家属及病人的意义,只看到苦,急著想提早结束生命,就失去了经历生命教育的机会。”

2先普及安宁疗护,再谈安乐死

“安宁疗护如果做得好,已经可以帮助多数人善终了,”杨秀仪说,实施安乐死的国家,安宁疗护也已成熟、普及,如果接受安宁疗护后仍无法缓解痛苦,才考虑安乐死。也就是实施安宁疗护优先于安乐死。

然而台湾的安宁疗护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杨玉欣说,台湾发展安宁疗护已超过20年,然而签署DNR(预立安宁缓和医疗暨维生医疗抉择意愿书)的人仅40几万,“社会没有动能做这件事。”多数民众是在病重、意识不清时,由家属签署同意书,而非自己清醒时签署意愿书,这说明多数人并没有“病人自主”的概念,而代替病人做生死决定的家属也承受极大压力,非常痛苦。

而且很多人在死前不到一星期才开始接受安宁疗护,时间点太晚,已进入弥留状态,根本无法在死亡前做更有意义的事,跟家人道爱、道谢、道歉、道别。

医界是安宁疗护的执行端,“可是了解、投身安宁疗护的医师严重不足、严重不足、严重不足,”杨玉欣再三强调。如何鼓励医院、医师愿意投入安宁疗护,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18期

延伸阅读:

幸福部落格/该不该送老妈去安养院?
魏德圣:不管你几岁、经历过什么,都要勇敢去爱
苏打绿青峰:当我需要急救时,谁来帮我决定放弃急救?
戴胜益公布遗嘱:勿气切、不电击、树葬时播放韦瓦第
当善终决定权落在失控的家人手上……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康健杂志网站》。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