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通常在讨论在美新移民的时候,总会问第几代来宣称。比如第一代菜鸟新移民FOB(Fresh Off The Boat),泛指著长大成年之后来美定居,腔调重一点、性格刚毅些,也格外注重功课,有种无论如何都要在这片新土地上证明自己的气势与决心。在美第二代(或第三四代)则指著在这里出生,统称ABC或ABT,在美国土生土长,思想作风都相对美式。对这些香蕉人来说,虽说黄皮肤黑头发,很多时候一句中文都不会说,有可能小时候跟爸妈回台探亲过,觉得那里就是珍奶好喝食物便宜夜市好逛水果好吃的度假地点。

但是对另一部分的人来说,他们在青少年之前来美定居,在台湾人眼里洋声洋调跟个ABC没两样,但在美国却又和土生土长的ABC格格不入,他们被定义为1.5 Generation,亦指非老侨亦非新侨的1.5代新移民。

1.5代新移民说著流利英文,熟稔美国的文化,混杂在ABC中间,如果不刻意问起他们的家世背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或许因为我自身13岁来美,一直到现在都偶尔必须面对格格不入、里外不是人的局外人感受,因此在我看来,1.5代新移民虽说可能接近华人眼中的成功族群,同时却也是格外孤单辛苦的一群人。

会说他们接近华人眼中的成功典范,因为他们父母要不是新移民,不然就人在台湾。他们被唯有读书高的思维包围,父母如何努力冲破舒适圈来美生存,通常以同等近乎完美的高标准来要求1.5代新移民孩子在学业上努力和同济竞争。也因此,我承认身边的亚裔专业人士圈子当中,有不少都是1.5 Gen,之所以学业成绩出色,一大部分也是被父母要求而来。

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辛苦的。他们不像土生土长的二三代ABC拥有与生俱来的美式头脑跟父母大吵,反过来他们见证父母在美艰辛的打拼,为了在实现美国梦所做出的牺牲和奋斗,于是他们更多时候当起父母的翻译或秘书,帮父母打理帐单,带父母去看病当翻译,替父母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要求理赔或更改帐单。他们的人生不全属于自己,更多时后也充当父母的照顾者和保护者。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暗自里对父母的行径感到丢脸和羞愧,父母去家长会时总搭不上腔插不上话,也因此错过许多美式教育的乐趣。H是名在七岁来美的1.5 代新移民,身为教育硕士的她告诉我,她从来不被允许到同学家过夜sleepover,因为台湾没这样的文化。而她的妈妈连英文讲不好,更别提要跟其他妈妈聊天打屁培养感情来找playdates。

而另一个辛苦的面向,则是1.5代新移民骨子里的中西合并,有时候也让他们格外受挫。许多人在看待中西合并双文化孩子时,总认为应该是光采舒适的,比如拥有美式文化的开明配上中式文化的贴心,如此完美的结合,让孩子成为在面对各种文化时都游刃有余的文化变色龙。

但是就像好莱坞的电影结尾永远是男女主角的深情一吻,真实人生的爱情却往往是四分五裂,就算成功也充斥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辛苦面相。我更常见到的1.5 Gen,反而是在两个文化都格格不入之余,还成了一个不中不西的综合体。

ADDY4039

G是位我所敬重的长辈。他在小学五年级时从台来美,家庭经济状况颇为辛苦,G的父母崇尚美国训练小孩自立自强的文化,在成长过程中没给予他太多帮助或鼓励。G学贷房贷通通自行打点,也白手起家成功实现美国梦成为专业人士。没料到的是,G的父母却在他成功后,又转为中式文化开始向G要钱,要求G牺牲自我来陪伴照顾,若没做到则对G指责谩骂不孝。在这样环境长大的G,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善于陪伴或表达关切,学贷房贷也觉得应该让孩子负担,好教导孩子金钱的重要性。G在退休后常常心情不好,原本以为孩子会愿意放下一切来常常关切替他解忧,才发现孩子与他的关系比想像中更加疏离。面对这样的疏离,他的做法不是和ABC儿子沟通,而是复制上一代的情绪勒索方式,用冷嘲热讽的方式来指责孩子不孝不关心不愿意陪伴。

J是另一名的长辈,在年幼时跟著父母来美。或许因为见证中国经济尚未起飞的时期,J对金钱极度没安全感。她努力和先生在美国扎根生存,从租房子一路拚到旗下拥有五栋房子的经济状态。只不过即便J有能力,却不愿意负担孩子学费,认为孩子自己赚学费是美国文化的精随。J也同时是名虎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求万分高,又打又骂样样都来,无论是学业还是运动,都只准赢不许输。虽说孩子们都成功成为亚裔人士的成功样板,走了稳定的职业,却没一个愿意和妈妈聊心里话,亲子间热吵冷战不断,不只一个孩子长期受忧郁症困扰,更因为觉得童年遭受严重创伤而寻求咨商师的协助。

坦白说,G和J的做法都偏离亚洲社会的精随,大部分的台湾父母都是花老本砸重金的栽培儿女之后才谈孝顺。许多更在孩子长大之后成为免费保母,成为孩子冲刺事业的后援。这样用尽全心让孩子感到被爱的付出之余,孩子也才愿意甘心乐意涌泉以报,把照顾父母视为照顾自己的责任。但是G和J也同时偏离美国社会的文化,美国教育的确教导孩子自行为人生负责,连背学贷也是。但是在那之前,从小美国小孩就被父母注入满满的正能量与自信心,那种无论你做啥梦想干嘛爸妈都永远支持永远爱你的论调,父母更不会强逼孩子走哪条路。同时,美国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和尊重。美国父母认为人人都该把自己的事顾好。父母心情低落会自行去找咨商师,不会认为该是孩子承受的事,更不会以骂小孩或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方式来企图让孩子多打电话回家。

H告诉我,她觉得身为1.5代新移民常常夹在两种文化的中间。亚洲文化以父母为上,面对父母,她被要求给予亚洲式无条件的孝顺与服从,但是美国文化则是孩子至上,面对儿女,她又不得不给予美国式的选择和开放。她告诉我这样的养儿育女方式是相对辛苦的,毕竟虽说台湾要求孝顺父母,却往往也有全家族的力量一起帮忙养小孩。而美国家长则不会给予儿女太多要求和束缚,往往觉得各自管好自身家庭,逢年过节吃饭庆祝就好了。她说道,“我给予孩子尊重,给予父母孝顺,却长期觉得被夹在两代需求间,又有谁注意到我的需求呢?”

比起新移民或是ABC,1.5 代新移民在美国是相对隐形的一群。他们不停的努力迎合两个文化对他们的期待,一方面割舍不下属于亚洲文化对父母的体贴孝顺,却也放不下美国崇尚的独立自我概念。游走于双文化之间的他们看似拥有极大优势,但是就某些角度来说,他们却也永远必须在两种文化中挣扎拔河,企图在其中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这是身为1.5代新移民一辈子的辛苦,也是永远修不完的学分。

你也有认识1.5代新移民吗?留言来告诉我吧!

延伸阅读:  搞定美国幼稚园加州黑暗面洛杉矶搬家记美国房仲两三事美国屋价一飞冲天洛杉矶抢房记那些在美国落地生根的人如何让别人迅速喜欢上你人情味两三事说话争取的艺术美国人的美国时间菜鸟新移民vs.归国留学生留学的预备,虎妈的战果虎妈放手的勇气对抗童年逆境伤害学会说不的界线教学101

Dr. Phoebe的脸书更多Dr. Phoebe的文章关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国旅行信息请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国文化分析请看<美国女子学>和<美国人的真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