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康健杂志199期 作者/张静慧 图片/陈弘岱
老阿嬷因跌倒、颅内出血而开刀,虽保住一命,却再也没醒来,住进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呼吸照护病房,靠呼吸器维生,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奇迹一直没有发生。医疗团队两度跟家属开家庭会议,说明阿嬷的复原机会渺茫、生活品质低落,可以考虑撤除呼吸器(俗称拔管),让她解脱,但家属难以接受。阿嬷就这样过了5个寒暑。
一天中午,加护病房主任陈秀丹掀开阿嬷的被单,看到她的脚因长期卧床而严重变形、皮肤紧绷到好像快撑破,心里实在不忍,于是再次跟家属谈。
“5年了,阿嬷受的苦、你们内心受的煎熬,也够了吧!”陈秀丹直言。家属终于承认,当年妈妈倒地那一刻,其实就已离开了,这些日子他们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也终于同意拔管。
拔管那一天,阿嬷突然张开了眼睛,陈秀丹第一次看到阿嬷睁眼,眼神那麽明亮、祥和,陈秀丹提醒家属把握时间向她道谢、道别。
“您的身体都好了,儿孙都来接您回家了!”陈秀丹对阿嬷说。阿嬷缓缓闭上眼睛。接著陈秀丹帮她拔管,两小时后,阿嬷就像睡著般安详往生了。
谁让神父上不了天堂?
依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病人经两位医师评估是末期、一位最近亲属同意就可以撤除维生设备(如呼吸器),但愿意冒著被家属骂的风险说出病情真相、主动提拔管的医师寥寥无几,“像我这样的‘乌鸦’并不多,”她苦笑道。
“医师是推动善终很大的阻力,”她感慨。
一位神父因昏迷、呼吸衰竭而使用呼吸器,住在自己服务的医院的呼吸照护病房多年,每年院方都会买蛋糕帮神父庆生,甚至邀记者采访报导。
看到这则新闻,陈秀丹心情十分沉痛。“神父奉献一生给台湾,台湾却用呼吸器回报他!当他人生义务已了,医生不但没有帮助他平安回归主的怀抱,反而让他依赖呼吸器、鼻胃管维生,过著没有品质、没有尊严的生活。神父本来可以上天堂,是谁强迫他留在人间受苦?”她忿忿不平。
她不时接到陌生民众的来电,甚至直接挂她的门诊,说希望让使用呼吸器的家人拔管善终,但主治医师不愿意,因为听说陈秀丹积极推动善终,所以想拜托她帮忙。
只要有机会帮助末期病人善终,即使是陌生人陈秀丹也愿帮忙。她打电话给素不相识的医师,有时还透过认识的医师间接沟通,万一还是没办法,就让病人转到阳大附医,她亲自评估、拔管。“为什么末期病人必须到外地才能善终?”她为病人叫屈。
有医师告诉她,不知道现行法令已允许拔管;也有医师说,医院没有订拔管的标准作业流程,不知道要怎么拔;还有人认为“拔管等于是让病人死在我手上,实在做不到”。“医生的生死教育、对生命末期的概念需要加强。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谋福利,尽心尽力救治病人,但如果救不回来,就该帮助他们善终,”她认为。
健保给付是推动善终另一大阻力。有家属告诉她,如果健保不给付,他们早让家人拔管了…
【完整内容请见《康健》199期】
延伸阅读:
陈秀丹:请不要再用“看最后一眼”来凌迟长辈
陈秀丹:医师,请叫我的孩子来看我呀!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康健杂志网站》。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