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怡静

宁愿打断骨头,也不能没手机?这是你的写照吗?当科技被设计来吸引眼球,大脑成了萤幕的人质,该怎么从科技成瘾的流沙中脱困?

二○一○年,iPad问世。贾伯斯把平板电脑带给全世界,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从不让自己的小孩玩iPad。

“我们限制孩子在家里使用科技产品,”他曾经告诉《纽约时报》。

不只是他,科技圈不少名人也都这样。《连线》杂志前总编辑安德森严禁五个小孩在卧室使用萤幕产品。推特创办人威廉斯宁愿买几百本书给两个儿子看,就是不买iPad给他们。旧金山湾区的一家私立学校禁止学生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包括iPhone和iPad,而该校七五%的家长都是科技公司的高管。

66666666666666666

为什么科技大咖们对自己最拿手的科技,反而充满戒心?

因为他们都牢记一句黑帮的行话:“绝不要碰你卖的毒品(never get high on your own supply),”纽约大学行销和心理学副教授奥特(Adam Alter)一语点破,这些贩卖现代电子产品和服务的科技业者都晓得,他们正在提供人类通往上瘾的直达管道。

在新书《无法抗拒》(Irresistible)中,奥特详细检视了手机、电玩、社群媒体等科技,如何“劫持”我们大脑,让我们渴望使用这些产品和内容,且欲罢不能。

过去大家认为,上瘾多和海洛因、吗啡、尼古丁等化学物质有关。但如今,他警告,出现一种更普遍也更危险的“行为成瘾”(behavioural addiction)现象。

工业国家一半的人都有上瘾问题,不过,最常见的瘾头,正从药物、毒品或酒精,转变成行为上瘾。

研究显示,最让我们难以自拔的行为,都跟上网有关:至少有四成的人网络成瘾,他们会不停检查电子邮件(上班族每小时平均会看三十六次电邮)、老爱在Instagram上浏览别人早餐吃些什么,或沈迷在线赌博。全世界有二十亿人拥有智慧手机,他们每天要花三个小时在手机上(在传统手机时代,只有十八分钟)。

不要小看这种“瘾”的威力。有人做过研究,沈迷于热门电玩“魔兽世界”的人,在开始新回合游戏时,他们的大脑状态,跟刚吸食海洛因的人,几乎一模一样,“大脑同样会释放多巴胺,”也就是说,行为成瘾和物质成瘾,两者非常相似。

打断骨头vs.打破手机

对年轻人来说,科技上瘾的问题尤其严重。奥特举另一项调查为例,当研究人员要求受访的年轻人,在“打断自己的骨头,或打破自己的手机”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有将近一半、四六%的年轻人说,他们宁愿打断骨头,也不能没有手机,“至少在骨头复原期间,我还有手机相伴。”

即便那些选择打破手机的人,虽然没有理智断线,也是犹豫了很久,才痛苦地做出选择。“这真的是手机成瘾,非常极端,”奥特形容。

他认为,现代人“戒不掉”电子科技产品,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意志力,而是因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就是要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愈久愈好──脸书提供无限的动态消息,吸引你阅读;Netflix在剧集结束时自动播放下一集,方便你追剧──让我们很难控制使用量。

“萤幕的另一边,有一千个人的工作就是要打破你的自律能力,”曾在Google担任设计伦理学家(design ethicist)的哈里斯指出了关键。…(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第623期)

 

【延伸阅读】

研究:运动手环测量卡路里不准

癌症如何不复发? 常常问自己6个问题

我们应该放弃吃红肉吗?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天下杂志》网站。

※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