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张玉樱报导

大肠癌在台湾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上,已连续第8年居冠,不仅罹患人数居高不下,国内更有超过2成病患发现时已经是转移性大肠直肠癌,除了发现时间拖太晚之外,有少部分其实是一发生就是恶性的超凶勐大肠癌,临床甚至有原发肿瘤大小不到1公分,却在数个月内,已四处转移淋巴、肝脏、肺部的案例。

凶恶、不易发现的大肠直肠癌
根据统计,台湾大肠直肠癌每年新增人数超过1万5000人,平均每35分钟就有1人罹患大肠直肠癌,且男女通杀,发生人数不是第一位即是第二位。

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科主任陈周斌表示,临床有20%至25%的病患在发现罹癌时已经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不少人属于扁平型的肿瘤,受限其型态,如同在一望无际的高尔夫球果岭草皮上找寻球洞,不容易在肠镜检查中被发现。

更要命的是,在所有大肠直肠癌中约占1至2成比率的这类扁平型肿瘤,在肠道黏膜一发生时就是恶性,不像良性的瘜肉要癌化成恶性,普遍需要8到15年之久。

癌细胞转移别灰心 治疗后存活率已大幅提升
陈周斌主任说,这类病人的癌细胞转移还特别的快、特别的凶,可能肿瘤“个头”不大,但已经随著血管、淋巴四处转移,短短几个月内,情形就可能发展到无法收十的最坏局面。

陈周斌主任不讳言,只要听到癌细胞已转移,部分病人的确会灰心到放弃治疗,但随著治疗药物进步,转移性大肠直肠癌的平均存活,已经由过去的仅5成存活1年左右,大幅延长到2年以上,且有健保给付分担经济压力。

还有第二线标靶治疗药物可以使用 积极抗癌Fighting!
以接受第一线标靶治疗为例,约有7成以上的病人皆能获得不错的反应率,即使第一线使用过标靶治疗后复发,后续再使用第二线标靶治疗也还有2到4成病人可获得好处,成为医师口中不拚可惜的族群。

陈周斌主任指出,像基因未突变的基因野生型病患,若是第一线接受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接受器抑制剂的标靶治疗失败后,再紧接著第二线以新生血管抑制剂的标靶药物治疗,效益不错,他呼吁病人应积极治疗,有机会就该试,积极抗癌。

本图/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这癌好凶! 肿瘤不到1公分已四处转移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