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图/文:韩秀娟
它,是晨光初照时,许多兰州人的早餐;亦是夜深人静时,许多身在异乡的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它,是许多华人提到兰州时,第一个想到的词汇;亦是许多奔赴兰州旅游的人,卸下行囊后的首选美食。它,就是兰州牛肉面。

一碗面,一份情思。柔滑的面条,神奇地舒展著花样;醇香的清汤,紧紧地勾住食客们的味蕾。这是一碗有故事的面,百年以来,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著它的前世今生。而今天,我要告诉你们另一个故事。

这碗面,外地人常称“兰州拉面”。这个命名的由来,缘起于上世纪80年末开始,青海化隆人在全国各地开设的面馆。最初称为“青海拉面”,后来换上“兰州拉面”的招牌,名声也就从此远播。而在兰州,它的名字是“牛肉面”,或者,还有一个更剽悍的名称——“牛大”。

20世纪初,一位名叫马保子的年轻人制作的“热锅子”牛肉面,被公认为兰州牛肉面的雏形和源头。冷面条加热汤汁,即是当时的技艺。后来经过改良,才形成了如今一清(清汤)、二白(白萝卜)、三红(红辣椒油)、四绿(香菜)的牛肉面符号。

现在,“兰州清汤牛肉面制作技艺”已经成为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日,我有幸拜访了这一项目的唯一传承人——马学明老人,与他聊起了一段兰州牛肉面传承的往事。

这位68岁的回族老人身体健硕,对伊斯兰教有著虔诚的信仰。刚刚拿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的他,在谈及过往时,首先对自己的师傅充满了感恩和敬意。这一切,都与“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有关。

1964年,年仅16岁的马学明成为兰州市饮食公司中央广场牛肉面馆的一名正式职工。他所在的面馆可谓藏龙卧虎,汇集了多位兰州清真美食的名厨,包括马保子的儿子马杰三(兰州牛肉面第二代传人)。“文革”开始后,马杰三被定为“资本家”,从此无权掌勺,成为了“改造对象”。白天洗碗、打杂,晚上被关押。无论身处何境,虔诚的信徒都会将宗教植根于心。在彼时的高压氛围中,回族人马杰三每天只能悄悄地做“礼拜”。而为他站岗望风的,正是“红卫兵小将”马学明。这个既聪明能干,又有著善良天性的年轻人,随即得到了马杰三的赏识。在几个月的共同生活中,马杰三不断向这位年轻人传授宗教知识,并教他做人要忠厚、诚实,然后才能做事。用马学明老人的话来讲,二人首先在思想上得到了统一。

有“道”而后有“器”,随即,马杰三开始向马学明传授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从调料配制加工、煮肉调汤到和面拉面,甚至烧煤生火。由于马杰三在当时身份敏感,因此技艺的传授无法公开,只能白天暗示、晚上明示。如此,三个月后,马学明完整学习了兰州牛肉面的制作技艺,并成为这一技艺的第三代传人。

一个无意、一个有心。这就是许多人不知道的兰州牛肉面的传承故事。

任几十年风云变幻,初心却就在那里。技艺的一代代传承,最需要的应是感恩和坚守。

可别以为兰州牛肉面就是简单的汤煮面。马老告诉我,正宗的牛肉面制作有著严格的标准,例如肉和面的配比(一袋面、十斤肉)、和面(早期和面时使用蓬灰,一种山野里生长的蓬草烧制的灰)、抻面时指尖套面的手法、调料的选材加工等等。仅用于煮肉的调料,就多达二十余种。而且,调汤和煮肉分别使用不同的调料。数十载以来,马老不仅在做人层面恪守著师傅的教诲,而且在技艺的传承中坚守著本真。

当下社会,一些急功近利的所谓兰州牛肉面商家,只顾追求利润,多有背离传统牛肉面的制作要求,在某些方面缺少严格把关,令兰州牛肉面蒙尘;或者只注重店面的装潢设计,在内功上不给力。面对这样的现象,马学明老人感到心痛,于是不顾年事已高,打出“本土”的旗号,重振兰州牛肉面的美名,以满足各路食客的口福。

退休后的马学明老人,又和儿子成立了兰州本土本坊牛肉面公司,旨在推广最正宗的传统兰州清汤牛肉面技艺和文化。如今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都有加盟店。细细读来,这“本土”二字,浸润的是马保子、马杰三和马学明三代兰州牛肉面人不懈的追求,续写的是他们对中国西部民族风情美食的重塑和传承!

马学明老人

马老演示兰州清汤牛肉面制作过程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