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黄军玮报导 2016/05/12
在没有碰撞情况下,如果身上经常出现莫名的瘀青或瘀斑,别再以为只是体质问题而忽略,台中荣总血液肿瘤科杨阳生医师指出,这很有可能是紫斑症的警讯之一。
紫斑症面临出血危机 每十万人中有十人罹病
当体内的某些免疫或骨髓造血功能出了问题,就会让血小板的数量过低,这时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紫斑或瘀青久而不退、牙龈流血、鼻血流不停等,而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俗称紫斑症(ITP)就是其中主因之一。紫斑症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国内曾有统计显示,它的盛行率为每10万人口约有10人,其中孩童及老人出现的比例多于成年人,且女性较男性为多。杨阳生医师指出,「紫斑症与个人体质、病毒感染、肿瘤及自体免疫等有关,患者通常有上述出血症状但没有立即危险,然而当血小板数目降到3万以下时,若不积极治疗,可能导致日后并发自发性脑出血、腹腔出血、肺出血等致死风险,危及生命。”
传统用药有其限制与风险
由于紫斑症的病程缓慢,且容易反复发生,在临床上治疗紫斑症的第一线用药是以类固醇治疗来减少自体免疫抗体,但有三成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会渐渐变差,这时就会进入第二线治疗。“目前第二线治疗紫斑症的策略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手术、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甚至用到化学治疗药物等。”杨阳生医师说明。
杨阳生医师说,第二线治疗亦有其风险,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使用不当,会导致不良反应或感染;脾脏切除手术虽对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但因术前没有很好的指标能预测治疗效果,且术后几年内血小板仍可能再次下降;至于免疫球蛋白虽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效果短暂只能维持一至两周,且又昂贵,通常用于救急时使用。
新型用药效果佳、风险低
「在第二线治疗中,血小板生长因子促进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agonist, TPO-RA)能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增加血小板的數量,是目前治疗紫斑症较新的药物,有透过每日一次口服使用的Eltrombopag,以及皮下注射型的Romiplostim。其中口服使用的Eltrombopag是一种小分子药物,使用约一至两周后,血小板数目就会明显增加。”杨医师解释,血小板增生剂临床治疗效果佳,有六、七成患者的血小板数目会有显著增加,且可降低日后严重出血的机会。
别轻忽不明瘀青及出血 早确诊早治疗早安心
杨阳生医师提醒,若民众有不明原因流血、身上出现瘀青或小出血点时,一定要提高警觉,尽早寻求血液病专科医师做进一步确诊;若已确诊为紫斑症,应该避免严重外伤,且若发生前述的自发性症状时必须尽速就医,因为这可能是发生严重出血的前兆。此外,杨医师亦鼓励紫斑症患者,依据美国血液病学会的治疗指引建议,血小板低于3万以下时要积极地接受治疗,毕竟只要早一点用到有效的药物,出血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本图/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身上常有莫名瘀青? 小心紫斑症上身!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