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康健杂志212期 作者/李佳欣 图片/台北马偕纪念医院
周六晚上,台北马偕纪念医院外科部部长董光义在家休息,突然接到医院信息:“启动333大量伤患机制!”他吓了一跳,立即打电话调动楼上住院医师及值班医师到急诊服务,后来得知伤患愈来愈多,立刻赶回急诊室。
因为急诊室主任赶赴淡水院区坐镇,董光义成为台北院区第一时间的现场指挥官。“急诊现场乱七八糟,病人一直送进来,”董光义没有立刻加入伤患处置的行动,而是在各个角落走来走去。他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不同,此刻需要的是冷静、沉稳的协调者。
他一面分配人力、物资,一面腾出空间,指示大伙将患者依轻、中、重伤分区安置。
以往台北马偕一年只收80~100位烧烫伤病人,那一晚就收了61位,其中还有29名是重症。
但董光义的工作还没结束,第二天一早,他开始领导马阶外科团队接下照顾伤患的重责大任。
所幸,举行全院紧急应变会议后,院内上下都有共识倾力进行后续的医疗工作。
“烧烫伤病人最忌伤口感染,理想上应送至专属隔离的正压病房,”董光义说,国内每年烧烫伤患者人数渐渐减少,各院的病床数都不会太多。以马偕为例,其实也只有烫伤中心8床。因此,院方不仅空出心脏内科、外科加护病床与神经加护病房的一些床位,改造为暂时性的烧烫伤中心,同时考量病人可能有器官衰竭、感染、脱水或需用上叶克膜(ECMO),重症医疗团队也加入照顾的行列。
很多人在八仙意外事件后反省整形外科人力不足,尤其缺少投入烧烫伤领域,董光义庆幸马偕有烧烫伤救治的传统重点服务项目,使医护人员不至于生疏了技术。
虽只有3位医师专攻治疗烧烫伤,但其他整形外科医师受过基本训练,相互支持后也能独当一面。因此8名主治医师平均分摊下来,每人照顾约 6~8个病人,他自己也不例外。
董光义说:“烧伤治疗病人减少,代表社会进步,烧伤团队本应该备而少用,这次算是给年轻一辈一次总复习。”不过他说,每天一直开刀,每一次至少都需要站上数小时,一天得开两、三台刀,自己也像回到住院医师时期。“我学到的事,就是体力要练好点,”董光义笑说。
八仙意外造成499人受伤,其中,超过200人烧烫伤面积大于40%,有20多人体表烧伤面积大于80%。事发一周后,一度有不少医师在网络上试算烧烫伤患者死亡率,提醒民众勿过度预期救治结果。最后结果出乎意料,死亡率仅3.1%,引发国外学者关注,上月中,欧盟还因此邀请台湾至比利时分享救助成果与经验。
董光义认为,全体社会资源的大量投入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卫福部承诺“钱不是问题”,医疗团队因此敢大量使用像是大体皮肤、白蛋白等原本健保给付门槛高或根本不给付的医材。低死亡率关键包括…【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12期】
延伸阅读:
八仙周年专题/一场意外、10分钟、499个伤疤、365天后……
阳光基金会职能治疗师/洪诗媛:别哭了喔!这样我得不停地重画……
马偕烫伤中心护理长/陈媺媺:以前烧烫伤病房一直被笑什么时候关门
八仙周年专题/陈维恭:八仙当晚,不分北中南,全台急诊医师都没睡
八仙周年专题/错误观念总复习!你一定要知道的救灾4件事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康健杂志网站》。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