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响力新视野(琪拉编译)
新冠疫情结束后,许多零售连锁店、政界领导人、执法官员等声称,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窃盗潮。
这起窃盗事件成为政治热门话题,一些小偷砸碎店窗、抢劫商品的影片迅速在新闻和社群媒体上疯传,被视为城市治安失控的结果。然而,全国犯罪数据并未显示零售窃盗呈爆发式增长,尽管纽约等一些城市确实出现了窃盗案件激增的情况。
2023年,零售分析师指出,零售连锁店夸大了窃盗的影响,仅为自身库存管理不善和战略失误辩护。但现在不同了。他们表示,防盗策略和公共政策的调整取得了成效,数据也显示全国的窃盗率正在下降。
情势的改善有多种原因。首先,近年来,零售商用于追踪商品的系统更加精准。各城市和州也投入更多资源打击组织窃盗集团。立法者和选民也通过了小额盗窃和有组织犯罪行为加重刑罚的法律。此外,企业也采取措施加强内部安全,例如取消自助结帐系统,甚至将商品锁起来,虽然这让一些顾客感到不便。
图片取自:(示意图123rf)
2021年到2023年,美国零售连锁店频频遭遇盗窃,一些团伙甚至冲进商店抢劫货架上的商品,引发公众关注。零售商被迫关闭部分门市,增加保全人员,将商品放在玻璃柜里,并蒙受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根据非党派刑事司法政策研究机构-刑事司法委员会的分析,2023年上半年,全国的窃案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6%。然而,该机构分析的24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窃盗案在该期间有所下降。
数据不清晰的部分原因在于零售商用于计算盗窃和商品损失的衡量方法存在缺陷。零售商衡量商品损失最常用的方法是“库存损失率”。将库存损失总额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库存损失主要包括外部窃盗和员工窃盗,但也包括商品损坏、过期、管理失误、供应商诈欺和其他因素。但它无法完全反映盗窃或有组织犯罪的规模,也无法反映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商店的物理损坏以及顾客和员工对商店安全的感知等因素。尽管如此,许多零售商最近表示,他们透过制定防盗策略并与执法部门合作,库存损失率有所下降。
除了衡量方法上的变化,其他因素也影响了库存损失率。例如,政府推出相关政策,零售商与执法部门加强合作打击窃盗,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都对遏制库存损失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