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Dr. Phoebe
"我曾经跟很多非亚裔交往过,而让我很烦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必须要不停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豆类是该被放在甜点里面的。"(Ali Wong)
Z是我在天龙国朋友的小孩,目前念三年级。Z的父母从小移民来美,两位都是硕士,同时也是在美国第二代的台湾人。虽说这听起来很威,但是在天龙国其实稀松平常(延伸阅读:旧金山天龙国文化)。Z的朋友们有著五花八门的背景,包括法国、印度、加拿大、中东等,宛如一个小联合国。但是Z跟我说她不喜欢班上的强国人,说他们在一起都只会讲中文,不会说英文。即便中文Z听得懂也会讲,但文化上就是觉得和这些强国小朋友没什么交集,更别谈更进一步的做朋友。在Z的身上我于是看到,明明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黑鼻毛,但在美亚裔大不同。对Z来说,虽然只有小学三年级,但是她的自我认知是美国人远超过她亚洲人的外表。什么时候来美、来美多久,也会成就不同的亚裔圈子。正如同颜色的羽毛通常都会凑在一起,类似背景的亚裔人士也往往会一起聚集。而在美国亚裔圈子里面,我看到的完全不认为自己是亚洲人的white washed Asians(以下用WWA为简称)、小时候过来的小留学生长大后变成老移民、以及大学以后过来的菜鸟新移民Fresh off the boat(简称FOB)。其中民族优越感的呈现度又以WWA>ABC>小留学生/老移民>新移民FOB。
- WWA(White Washed Asian)
他们很可能是第三四代的移民,说英文完全没腔调,闭上眼睛跟他们讲话甚至会听不出来他们是亚洲脸孔,基本上就是外黄内白的彻底大香蕉。他们对身为美国人有非常大的优越感,标榜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无论祖先从哪里来都跟他们没关系,甚至会觉得祖先来的地方颇为落后,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和those Asians(those Asians在他们口中就是非WWA的族类)那些亚洲人画上等号,甚至会想尽办法的努力不去做那些亚洲人爱做的事情,比如杀价、去华人超市买菜、或坐月子这种事情。他们可能练瑜珈、喝白酒、还穿著露露柠檬的紧身裤(ㄟ在天龙国是喝白酒在洛杉矶则是喝Konbucha之类的饮料)吃有机沙拉或是同等级的假掰美食,买菜绝对会选whole foods或是trader joe’s,觉得亚洲的文化只停在Chinatown中国城内,同时觉得中国城又挤又有异味,和他们实在不搭。虽说他们口中也是在美国人人平等,但是他们的朋友大都是不同人种的人又或者是跟他们一样的WWA。
- 对亚洲文化有兴趣的ABC
我知道你会说,ABC不是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就算吗?这道理我知道,不过为了区分对自身文化不感兴趣的WWA,这里则是指对亚洲文化有些许兴趣的ABC。这类的ABC要不就是住在大家熟知的华人区,要不就是父母亲是小留学生。他们不介意去99买菜,甚至在挑选医生(或是SPA店家、理发师、美甲店等等)的时候会避开白人的诊所,因为极有可能价格会硬生生地高出一倍,只因为该诊所的装潢比较好、坐垫比较软大厅还会放Ed Sheeran 的歌,宁可会觉得应该要找个在美国受训和他们同样背景的ABC比较接地气。他们热爱亚洲因为觉得那里的物价便宜到不可思议,服务好到不行,但真叫他们移民去亚洲住则当然是不可能,因为他们也同时离不开这里的In-N-Out(纽约的话是Shake Shack),同时还是认同自己是美国人。(更多ABC分析请看我之前的文章:ABC vs.小留学生)
- 小留学生/老移民
我把小留学生定位为从青少年之前来美的族群,美国台湾两边的教育都有接收到,也都影响他们。乍看之下他们拥有许多父母期许的双语双文化(bicultural又bilingual)。有著台美两个文化的最佳优势,他们比美国学生更注重成绩但又比台湾学生放得开。但是这类型的族群也有著许多不容易,因为父母是第一代新移民(或是根本没移民),对于儿女的期待还是有亚洲文化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念书高的观念在。大部分的父母会希望小留学生能够得到美国最好的教育和机会,但却又做不到美国父母的完全放手或给予孩子自由。于是他们不太被鼓励在美国摸索,而是被鼓励选择某一个在父母眼中安全的科系。小留学生看似游走于两个文化之间游刃有余,但其实有许多文化上的矛盾。他们一方面努力地想要适应这个新环境,另一方面却也努力在讨好父母价值观之间寻找平衡点。
我曾经遇过一个初中的年轻病人小B,父亲是台湾人,虽说移民来美多年,但来诊所看病的时候看的出来完全是以台湾式的思维来和我们讨价还价(虽说他们住的区域是洛杉矶屋价最高的区域之一,所以我知道绝对不是付不起的问题)、问我们可不可以不要预约就直接帮B做手术,我们解释因为后面约了其他病人,所以真的无法配合,请他改时间预约,他就拍桌大骂,嚷嚷著我们不通情理,说我们诊所好麻烦。只见B羞红著脸,一直跟他爸爸说,"No Daddy! Stop it! You are 麻烦!"因为父母和美国文化格格不入而感到十分丢脸的例子我就看过几十桩。另一位住在天龙国的Q太太在五岁时移民来美,Q说著流利的中英文和台语,但却告诉我因为在成长的路程中,有太多文化的隔阂造成她和父母之间的彼此伤害。比如她说她父母常说,"如果是这样,你应该这样或那样做。"应该这两字中文里是一个中性的用语,代表著父母的建议。但是在英文里面说"You should do this or that"却往往有命令性的成分存在,平日里被这样用的话往往也有一个负面的意思存在。
在美小留学生在面对文化冲击不容易,拿捏不好时会呈现两个面向,一种就是过度自信,另一种则是过度自卑。由于小留学生很多都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上,跨越无数隔阂撒下大笔在台湾看作是天文数字的金钱才来到美利坚合众国。因此通常也是台湾家族之中艳羡或被谈论的对象,觉得在国外读书一定很优秀,殊不知在国外念书和优秀并不能画上等号,但邻家阿嬷和表姑妈可不这么想,更有可能开始和其他阿姨谈论如何帮你娶到一门好亲事。诚如我在ABC vs.小留学生里面所提到的,回台湾随便讲个两句英文就会有一拖拉库女生自动贴上来,很多时候会导致某些男生自我感觉良好,噼腿爱玩样样来,反正万一发生什么事情还可以说阿可是在美国我就是习惯和女生摸来摸去、亲来亲去当朋友,是你自己误会巴拉巴拉巴啦。不过我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这类型男生往往在交过、玩过各类型女生也从事过各种运动(喔我是说健身你想到哪里去了)之后,最后不知道为什么都娶长辈喜欢、又乖又听话、好掌控、英文讲不太好的FOB女生进家门。
另外一型则是过度自卑型小留学生。不少小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也有被霸凌或嘲笑的例子,影响他们很深。因著亚裔教育底下的背景,积极进取的想在美国闯出一番成绩出来。我身边有不少类似背景的成功人士,但即便在名利双收或是早已成为父母眼中令人感到骄傲的对象之后,他们却在情绪上容易紧张或恐慌,觉得自己似乎还做的不够,还应该要做的更多。而如果在美国不是亚洲人崇尚的四师事业(包括医师、会计师、律师和工程师),那麽更是会觉得自己在美国不够成功不够好。就某些角度来说,小留学生很多时候也带著父母未能在美完成的期待与梦想,而父母的牺牲很多时候在他们眼里也是一块跳板,期望他们能够跳得更高更远,让他们背负著比同年纪小孩更多一层的压力。
- 新移民FOB(fresh off the boat)
第一代的新移民设定为大学以后来美定居。他们说英文往往会有些腔调,生活习惯和打扮也看的出来和美国当地人有所差异。但是如果地区选的正确,比如住在洛杉矶华人区里面,有些新移民甚至在日常生活中95%都不需要用到任何英文。他们自知和美国社会格格不入,很多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是次等公民,因此对于融入美国社会的定义大约停留在能够在美定居、赚钱、养小孩、最好能够在好学区里面买房,让自己的小孩能拥有自己前所未有的优势与机会。从台湾连根拔起来美国并不容易,虽说我们往往看到各种实现美国梦的传奇,但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比如我就听过某位来自台湾的医生在美国想考国考却连连失利,医师娘为了支持先生养家,努力工作赚钱在事业上屡屡攀升,反倒让观念传统的先生觉得自己像个鲁蛇,一次次的考试失利让他备感挫折,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走上离婚一条。不过如果真的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顺利的在美国定居,而区域选择正确,比如住在纽约的法拉圣或是洛杉矶的SGV(简称San Gabriel Valley,基本上包含有小台北之称的华人区),会变成在美国过著台湾生活,吃著台湾小吃、看著台湾新闻、追著台湾戏剧、交类似背景的台湾朋友(顺便一起团购吃饭喝下午茶)等等。
基本上,这四个圈子的互动虽说偶尔会有交集,但是大部分还是以和自己相同背景的朋友交友结婚为多。根据美国Pew Research的调查显示,在美亚裔有70%都选择和自己的族裔结婚,而其趋势也慢慢攀升。
一不小心写了太多,但这是我个人在美的主观观察。下一篇再来写亚裔在美的歧视状况。
(延伸阅读:菜鸟新移民vs.归国留学生、留学的预备,虎妈的战果、虎妈放手的勇气、我的小胖老板、迟来的右边先生、患难见真情、远距离甜心、诊间爱情故事、十个不可不知的旧金山天龙国文化、十点让你了解美国的小费文化、如何融入美国的聊天文化、如何当个临时的在地人、美国的医师娘(上)、美国的医师娘(下)、ABC vs 小留学生 、纽约客的美丽与哀愁、美国约会网站大作战)
Dr. Phoebe的脸书、更多Dr. Phoebe的文章、关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国旅行信息请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国文化分析请看<美国人的真正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