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KSH

最近脸书流传一张极为有趣的图片,内容大致是现今台湾每天的新闻报导,平均有车祸新闻5则、行车纠纷4则、看YOUTUBE报新闻3则……等,或许言过其实,却也相去不远。这些新闻并不是不重要,但究竟有无每日大量报导的价值?单是花费的社会资源已足够争议。曾几何时,记者被讽刺为“不读书才会做的职业”。一些记者坐在电脑前,找民众拍摄的影片即可作报导,或是由PTT婉君担任记者,然这些“正牌”记者经常连查证的SOP都可以无视。新闻的精确性,真是越来越堪虑。

其实媒体除了迅速性,亦有大问题。窃以为,史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今有媒体“毁书坑人”的文化浩劫。因为毫不夸张,自电脑几近毁掉一代人的文字撰写能力之后,媒体或将毁掉一代人的知识体系。以网站而论,其有“破碎化”的缺点。许多网站张贴的内容不多,基本上载播的内容会有混乱或破碎化的现象。现在的媒体基本上是记者这里写一点,那里抄一些,大多是“读者”式的心得。而它的危害显然是,极难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他们只能以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散乱的去影响民众,如同以大量的零碎时间,阅读可能同样零碎的新闻。以往,我们可能会利用这些零碎时间去阅读一些可以构成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内容,比如看一本书。媒体大量占用了我们的阅读空间,使得我们将进一步远离书本,远离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缺乏时间来学习,来接受系统性的文化薰陶,造成语文程度低落。从学校毕业后,这种危害将更为明显,你有多久没有完全阅读一整本书了?

当然,并非完全将责任归咎于媒体,然媒体已成为多数人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在传统媒体时代,动辄一整个单位围绕整份报纸做内容,即便是网络媒体时代,也往往是一整个公司的团队在做内容。那时,记者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专业而让人敬佩的。现在,一位记者即可做新闻,或是团队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将知识或新闻的掌控,交由不成熟的团队或记者,能放心吗?因为团队的问题,所以,产生出的内容也容易禁不起考验。传统媒体时代,发表新闻前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并且因为媒体数量少,所以有大量优质内容可进行挑选。即便需要原创的媒体,亦更容易独占题材。目前,一方面,要靠为数不多的团队吃力地原创内容,还要与别的媒体对素材进行白热化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记者经验不足,有时未能有效辨别内容真伪,能保证内容的原创性和文字的质量已堪嘉许。更甚者不惜在内容上哗众取宠,造成各种抄袭和谣言。素材有限,原创能力不够,就只有抄袭或者转载一途。大量内容的泛滥,也让大众疲于质疑,疲于分辨。如果现在的媒体,是让我们远离了那些原来被奉为权威的老牌媒体,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很多东西却没有继承,或者说没有新的发展。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媒体的年代,媒体除了单纯的宣传报导信息外,更多的是信誉的塑造。站在你所服务粉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就是智者,只有读懂你的粉丝并和你的粉丝互动,才能共享完整的知识。

原文:专栏/破碎的新闻
※本文获“蕃薯藤 yam新闻”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更多请见:蕃薯藤专栏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