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最近台博馆展出李干朗手绘台博建筑特展,趁著台博馆1百周年纪念,透过古迹学者的建筑手绘图,让更多人领略文化资产再生的无穷魅力。李干朗教授的建筑手绘特展可以看到许多手绘图,以台博馆系统的五个古迹博物馆为主角,包括原为“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的台博馆本馆、原为“劝业银行旧厦”的土银展示馆 、原为“专卖局南门工场”的南门园区小白宫与红楼展示馆,以及位于北门尚在进行建筑修复工程原为“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厅舍”的铁道部。
一、台博馆本馆
台博馆建筑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于1915年建造完成。由于博物馆处于市街端景,所以采取大圆顶的文艺复兴式样,外墙使用朴素简单的希腊多立克柱式,大厅则为32根巨大的复合式柱式, 因为左右对称的设计,中央为圆顶大厅,所以采用对称的一点消失点透视画法,表现均衡庄严的空间美感。
二、土银展示馆
土银展示馆原为劝业银行,落成于1933年,战后改为台湾土地银行使用。建筑立面由13根石刻槽圆形巨柱、4组壁柱及宽厚的檐墙组成柱列,给人宏伟稳重的安全感。细部使用兽头柱饰,墙体、檐口及女儿墙均有浑厚的异国洋风装饰纹样,显得神秘而特殊。
三、小白宫及红楼
小白宫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近代全石造洋式建筑,立面用粗石条砌成,屋顶以7组皇后式双支撑构桁支撑,构成室内空间的趣味点。红楼墙体以红砖砌成,最大的特色是东侧搭建一座巨大的”荷造场”,屋架为钢铁桁架,空间高敞明亮。
四、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
建筑采英国风的砖木混合造建筑,承袭欧洲中古世纪的建筑趣味:入口为弧状圆拱门洞,卫墙配置洗石子圆柱天窗,另外,二楼屋顶与内部装潢建构皆以桧木为主,也有中央露台与玄关走廊。这座利用阿里山桧木的建筑是台湾现存最大的”半木式”建筑。
策展人李干朗教授表示,论建筑价值,“台博馆本馆”与“铁道部”颇具艺术水准,南门园区的“小白宫”是利用原清代台北府城墙石所建,深具历史脉络,“红楼”则为产业设施遗构,而“土银展示馆”则代表现代建筑运动异国风的设计,五座古迹中只有台博馆本馆一开始即为博物馆设计,其余的馆舍皆为古迹建筑再利用改建而成,是一种顺应世界潮流,将市区内大型的公共建物或工厂改装为博物馆或文化用途的建筑。目前台博馆的馆舍最早为1902年所建,最晚为1933年所建,这三十多年刚好是台湾从清末农业、手工业时代迈向工商业时代,这些产业或工业遗产正为台湾“现代性”的见证。
展览的诠释从解构的角度分析建筑,透过精准的建筑画,以各种不同角度的建筑绘图来呈现建筑之美,包括不同消点的透视图(Perspective Drawing)、等角透视图(Isometric Drawing)、剖面图(Cutaway Perspective)、分解图(Exploded View),甚至乌托邦想像的图样(Utopian Architecture),扩大参观者的视野领域与想像空间。除了以图像学来诠释,展场同时辅以模型与照片重塑台湾博物馆古迹群像,盼能对建筑与设计新世代有所启发,也让亲临博物馆的民众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深层了解台湾弥足珍贵的建筑资产。
除了以图像学来诠释,展场同时辅以模型与照片重塑台湾博物馆古迹群像,有兴趣的民众可以安排一天,观赏展览也顺便到古迹参访。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