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梁璃月】

很多人对于捷克的印象停留在美丽的风景,其实捷克当地也有许多知名的文学作家,其中赫拉巴尔为20世纪捷克文坛最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文学奇才。这个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作家,四十九岁才出第一本小说,他的作品大都描写普通、平凡、默默无闻、被时代抛弃在“垃圾堆上的人”。他把自己一生都投入文学创作,花大量时间同这些人在一起,同情他们,爱著他们,发掘他们心灵深处的美,进而创造出许多精华故事。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捷克作家之一,他的地位可与哈谢克、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米兰•昆德拉等人比肩。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超过27种语言,在捷克发行超过300多万本,其中最有名的为当年和导演伊利曼佐,合作编剧的《严密监视的列车》,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为捷克电影新浪潮带来高峰。

捷克在196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股改革气息,文学在这段期间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他在49岁(1963)才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底层的珍珠》启发了伊凡帕瑟(Ivan Passer)、薇拉齐蒂诺娃(Vera Chytilová)、杨南曼奇(Jan Nemec)等“捷克新浪潮”的健将们,以各种不同的短片形式,宣告新时代的到来。《没能准时离站的列车》这本小说,在他和青年导演伊利曼佐(Jiri Menzel)的合作编剧下,被成功搬上大银幕,这部改名叫《严密监视的列车》(Closely Watched Trains)的电影,甚至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图说:《严密监视的列车》。)

《严密监视的列车》借由一名车站的站台调派员受早泄之苦而意图轻生,鬼门关走过一遭,最后他好不容易成功的“初次”,竟然与爆破第三帝国运送军火的列车有关。也就是满堂情色,说穿了都是要揭穿政治、战火的虚荣,甚至因此达到高潮。意在言外,荒谬又悲哀。

(图说:《失翼灵雀》。)

另一部同样由伊利曼佐执导、从赫拉巴尔小说《售屋广告:我已不愿居住的房子》改编的电影《失翼灵雀》(Larks on a String)展现了难度更高的多角、多线叙事,描述一名年轻厨师(同样由《严密监视的列车》男主角Václav Neckár 饰演,他简直成了捷克某种朴愚善良的化身),他与检察官、理发师、哲学教授、经营者等人,因为各种光怪陆离的理由而被组成一支劳动小组,形同“劳改”;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隔壁拘禁的女犯,包含了他的心上人。每个角色,各有各精彩之外;批判社会与政体的力道,也不容小觑。而爱情,在这里成了照亮黑暗的一抹光亮,极为感人。但因为政局变荡,《失翼灵雀》甫一完成,即被冷冻。幸好并未销毁;在1990年时,当它重见天日,便势如破竹在柏林影展勇夺金熊奖。

(图说:《底层的珍珠》。)

如果你没有看过赫拉巴尔的小说,可以利用这一次台北文学.阅影活动,一次将他的著作改编电影看过,这次文学季共可以看到他的10部电影,从电影当中相信你也可以感受到赫拉巴尔对底层人民生动的描述,以及他在幽默之中对生活的理解。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用250万棵树来重建森林
插画家的梦想发源地:布拉迪斯展
别一直恶搞文创
思想需要深度也需要温度
南宁随笔─文字、文明和文化的“一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