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蔡威
全台大罷免正值火紅,以領銜人作為意見領袖企圖營造氣勢,其中又以網紅「八炯」温子渝拍攝台獨言論的煽動影片成為指標人物,在直播中痛批各種兩岸共融政策文化,甚至在抗議場合直言不諱向文化部面試,如此公然求官舉措,不僅隱含政治業配,恐讓這股流量之亂成為社會隱憂。
台灣政治業配亂象行之有年,當黨派側翼與網路媒體結合形成所謂「政治網紅」,他們透過煽動性口白與戲劇化橋段,以此公然圈粉流量,並轉化為龐大利益。然而,透過政治議題作為商品,掌握議題刻意操弄對立情緒,借此帶動輿論風向,強化自身影響並且帶來收益。政治網紅迫使公共討論流於淺碟化及娛樂化,降低公民思辨能力,無疑加深社會對立,公共利益早被弱化,目的在於流量變現。
八炯曾在直播活動公開輸誠是來向文化部面試,試圖利用「抗中保台」的主題吸引流量來展示肌肉,這類操作刻意形塑兩岸敵對歷史,來對廣大網友進行認知清洗,無視自從1991年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法學定義早已不視大陸地區為敵人範疇,卻仍唱和賴政府的「境外敵對勢力」說詞,已經違反兩岸定位,缺乏對歷史與政治的深入理解,只為吸引民進黨的同溫層。
圖片取自:(wikipedia)
政治網紅正在扮演自由市場的意見領袖角色,以此包裝商品,透過平台銷售,因為兼具媒體角色,容易獲取閱聽大眾的關注信任,集結公眾力量達到政治目的,還能轉換成為平台收益!政治網紅除了吸引粉絲,還要編列潛移默化的節目內容,暗地傳達政治理念。八炯高舉偏頗歷史來遂行目的,建構一張抗中保台的意識圖騰,作為政治理念的銷售心法,不過只是網紅流量下的「抗中保台」。
在特有的台獨光譜之下,政治網紅端出「公民參與」當作免死金牌,將政治操作轉化為個人收益,他們不僅透過政治表態迅速累積流量,更在罷免、抗議等行動中強化自身魅力,不僅換取政治資源,還能爭取官方青睞,形成違反公民道德的「政治業配」。在流量變現的目的下,政治網紅的行為早已偏離公共討論的根本初心,淪為政治市場中的投機者,利用群眾動員換取個人私利,最終目的皆是流量與利益的最大化。
政治網紅藉由街頭運動與線上輿論戰,自詡為「公民參與」的旗手,實則是將社會矛盾商品化,將政治操弄看作一門「業配生意」,以求升遷進入政治圈,最終淪為一場流量收割與權力競逐的低級演出。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