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騎鯨人
生命無價,這句話在台灣早已被重複到麻木。然而,對於那些主張廢除死刑的倡議者來說,或許真正無價的不是無辜生命,而是兇手的「人權」。當8條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大火吞噬、被燒成焦炭,廢死團體依然堅持著他們一貫的邏輯,對那些受害者家屬來說,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甚至是當面嘲諷他們的悲痛。
惡火奪命,誰為受害者發聲?讓我們回顧這起令人髮指的縱火案。兇手以極度冷血的方式在深夜縱火,導致包括兇手至親及無辜市民共8條人命喪生火海。這些受害者中,有的是年邁的長者,有的是花樣年華的青年,有些只是年幼的小孩,甚至襁褓中的嬰兒。他們原本有各自的夢想與人生,卻在短短數分鐘內被剝奪了未來。而兇手的動機僅僅是因為個人的怨恨,這樣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與人性的底線。
當社會輿論紛紛要求為受害者討回公道時,廢死團體卻再度跳出來,強調「死刑無法阻止犯罪」、「應該給予兇手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的聲音一如既往地響亮,卻從未為那些無辜逝去的生命發出半點哀悼或關懷。廢死團體最愛引用的論點之一便是「死刑無法降低犯罪率」。這樣的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我們不妨看看其他國家的例子。在新加坡,死刑的嚴格執行使毒品相關犯罪大幅減少;在日本,對於重大刑事案件的死刑判決也獲得廣泛民意支持,並有效遏制了惡性犯罪的蔓延。
圖片取自:(wikipedia)
相比之下,台灣的廢死倡議者卻選擇性地忽視這些成功案例,反而以少數歐洲國家的經驗作為唯一標準,並以「文明社會」為由,將死刑支持者貼上「落後」與「殘忍」的標籤。讓人不禁懷疑他們的真正動機究竟是追求正義,還是追求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道德優越感」。台灣的司法制度,早已在許多案件中顯現出其荒謬與無力之處。犯下滔天罪行的兇手因程序問題屢屢逃脫制裁,讓人對司法公信力產生深深的質疑,廢除死刑無疑是火上加油,讓更多受害者家屬陷入無盡的絕望之中。
在這起縱火案中,兇手的惡行有目共睹,證據確鑿無疑。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無法排除因意識形態作祟,導致兇手得以減刑而逃死,再次對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莫大嘲諷。我們不禁要問,真正的正義是什麼?正義,從來不應該是為兇手尋找藉口,而是為受害者伸張公道。廢死倡議者口口聲聲地說要保護每個人的人權,但他們所謂的「每個人」,真的包括那些已經無法發聲的受害者嗎?當一個社會開始將兇手的人權凌駕於受害者之上時,道德價值觀無疑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扭曲。當然可以討論如何改善司法制度,如何減少冤案,甚至如何給予犯罪者改過自新的機會。但在這一切之上,我們更應該堅守的,是對無辜生命的敬畏與尊重。
是到了醒醒的時候了吧!8條生命的逝去,難道還不足以喚醒那些高喊「廢除死刑」的倡議者的良心嗎?我們無意主張暴力,也無意否認人性中的救贖可能性。但對於那些毫無悔意、以殘忍手段奪走無數生命的兇手,正義的天平理應傾向於受害者。或許,有一天,當廢死倡議者親身面對這樣的悲劇時,他們才會明白,正義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場語言的遊戲,而是關乎每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權與安全感。直到那一天來臨之前,請允許我們為受害者繼續發聲,為正義奮戰到底。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