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论坛报评论员】 图片来源:yui_ma
2015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世界各地发展的趋势正预告我们会经历一个非常不寻常的一年。
首先,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的观测资料指出,不只去(2014)年是有始以来的最高温年,今年头3个月全球的气温也续创历史新高,气候暖化的脚步正逐步加快。此外,圣婴现象正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发展中,强度虽然不高,可是型态与往年十分不同,使得下半年天气的发展及影响变量更难以掌握。
地震防灾挑战日益严峻
在一个过于暖化的世界,不但大气与海洋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加强,极端天气的变化更频繁,地壳的活跃性也在增高。德国再保险公司自1980年开始统计全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的数目,从刚开始每年约300件,逐渐成长到2014年的980件,很显然的,暖化的快速升温与自然灾害的跳跃式成长是息息相关的。
以目前的科技能力,在世界各地发生的自然灾害,天气及水文的类别都可以事先掌握与预测,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损失,唯独地震仍然不行。因此,在所有的防灾工作里,地震灾害的防范是最困难的,冲击也最深远。很不幸地,地震的灾害风险却在大幅的提高:自2010年以来,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规模7以上的强烈地震高达17次,已经比1992年以前的每年平均8次整整增加了一倍,显示地壳能量的累积十分的惊人,我们在地震防灾的挑战也日益严峻。
板块枢纽碰撞 地震活动频繁
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地震灾害,从各事件的震央位置、人员伤亡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地震大都集中于亚洲的枢纽地区,而台湾正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自然造就了地震活动频繁的环境,以及先天上极高的脆弱性。
随著近年来工商业高度发展,人口纷往都会区集中,导致都会区建筑物分布密集,交通运输及维生管线系统错综复杂,地下空间高度使用,加上周边科学园区及工业区的高度产值等人文环境的改变,我们的地震风险及危害度更加严重。1999年集集921地震造成的伤亡与灾损,正是台湾面临严重地震灾害的前例。
老屋不倒、生命确保、机能不停
有鉴于此,中央研究院在四月20日向政府及社会各界提出了“大规模地震灾害防治策略建议书”,就是预见未来都会区若发生大规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与冲击可能数倍于当年的集集地震,甚或危及国家的整体安全。因此,中研院呼吁政府应立即研拟具体防灾对策据以落实执行,并且加强民众的地震防灾意识与作为,以有效因应大规模地震的挑战。
该建议书首先以“老屋不倒”、“生命确保”、“机能不停”作为地震灾防工作的总体目标,进而提出“提升老旧建物整体耐震能力”、“强震实时警报系统之集成与应用”、“强化大量收容、疏散避难及返家支持”、“提升政府与企业持续运作之能力”、“地动及其冲击损失之评估与仿真”及“灾害防救认知、学习推广与实地演练”六大具体策略建议,著重于短期内可达成目标、具可行性的减灾与应变对策,以及支持这些对策的相关科研项目与法规措施。希望强化政府与民众整体的防救灾意识与实际行动,以降低大规模地震所造成的冲击与损失,并加速灾后复原的重建速度。同时借着推动防灾科技的提升,更可化危机为转机,创造出地震防救灾相关的新兴产业及科技输出等衍生的效益。
学日本防灾 盼政府企业教会起而行
日本自1995年的阪神地震后,每年动员数百万人参与大规模的地震防灾演练,也针对地震防灾工作及政府体制运作,不断的检讨,改进与调整。因此,2011年发生东北311大地震后,日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处理灾民的救助与避难、维持政府的运作、有次序的推动灾害复原与生活重建。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规模7.8的强震,造成该国百年来死伤最惨重的地震灾害,世界各国已经纷纷伸出援手,前往救灾。我们台湾也不平静,今年以来已经发生了14次规模5以上的中等规模地震,频繁的程度也是过去同期的二倍以上。这些事件都是适时的提醒,深盼政府、企业及教会要立即起而行,开始积极推动大地震的防救灾工作,造就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Photo Credit: yui_ma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大规模地震防灾不能等 台湾要“震”视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延伸阅读:
对抗网络霸凌 vs. 捍卫言论自由:匿名社群媒体 Yik Yak 在美国各大校园引发争议
从学术角度探讨网络霸凌与“匿名发言”制的两难:助长在线言语暴力 vs. 守护在线民主价值
乌拉圭前总统穆西卡 世界最穷总统的最跳tone人生 蹲过14年苦牢、当总统捐九成薪,还开放大麻..
劳乃成实力惊人 拉皮豪宅意外曝光
欧巴马在新媒体版图的攻城掠地(下)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