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苑卿
台积电宣布向投审会申请赴南京设十二吋晶圆厂,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但台积电没说的隐忧是,未来恐将丧失供应链厂群聚效应的快速支持,却为何还是坚持要去?
“Y厂机器故障,请尽速派员维修。”每当台积电竹科厂制程设备发生异常时,设备工程师只要一通电话,1小时内,设备商的技术人员就会抵达诊断并维修机台,让生产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转。
“造价新台币几亿元的机台,当机时间是用小时算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半导体研发主管强调,因为晶圆代工厂的产线是24小时运作,一旦发生故障,机器停顿下来,损失重大。
过去,台积电的成功,也受惠于群聚效应的快速支持;但未来台积电赴中国南京设厂,是否仍有这样的优势?
12月初,台积电向投审会申请赴南京设十二吋晶圆厂与设计服务中心,规画的月产能为2万片,预计2018年下半年开始投产十六奈米制程。
与台湾分别位于竹科、中科及南科的3座十二吋超大晶圆厂动辄10万片以上产能相比,南京的十二吋晶圆厂,月产能规模仅占台积电今年的产能不过2.5%左右。
中国本土化政策 引导西进
那为什么还是非去不可?“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在全球的市占率急遽攀升,而随著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势力崛起,就会开始采用自己设计的处理器。”一位国外半导体大厂高层观察。
现阶段,华为、中兴、小米等中国手机品牌商都积极投入自有手机芯片开发。一位长期观察半导体产业的资深分析师预测,到明年,华为自有手机芯片的使用比率将会由现在的3成突破到5成,未来对于联发科、高通(Qualcomm)处理器的采购需求,也将因而大幅缩水。
近期小米也与高通签订3G与4G专利技术的授权协议,为自制手机芯片方案铺路;中兴通讯旗下的中兴微电子,则获得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挹注资金,强化研发中兴通讯手机用的芯片方案能量。
中国正戮力扶植当地半导体产业,而中国IC设计公司也会因政府一声令下,随时一体遵循“在地生产政策”。台积电企业信息处处长孙又文很清楚地指出,中国大陆市场不是一个开放市场,会偏袒本土供应商,如果不是本土供应链,客户想要把产品卖到中国大陆,就会有很大的disadvantage(不利条件)。
一位台积电内部高层也说得很清楚,“今天台积电做很多中国客户的生意,很多设计都在台湾生产,因为中芯国际还没办法做;但是等到中芯国际可以,他们就把订单给当地的中芯国际制造。”
但台积电实时西进,却因为南京厂的规模小,又要面对另一个难题,即设备供应链是否也愿意“随伺在侧”?因为如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Tencor )(已被Lam Research收购)、汉微科、汉唐、辛耘、帆宣等台积电长期配合的制程设备厂,若要跟随著脚步去就近设立服务据点,第一个就要考虑是否符合投资报酬率?
“看拿到的设备生意吧!如果南京厂只有几部机台的量,去设点赔钱吗?”一位半导体高层话说得直白。
孙又文曾不讳言对本刊记者说出西进设厂的担忧,“今天台积电厂设在这里,周边的供应链会慢慢聚集。但是今天跑去中国大陆设厂,有多少周边的供应商愿意跟著去?就算去,会愿意放多少人在那里支持?一旦发生问题,多快可以给你调度?”
台湾未来笼罩缺电阴影
再者,中国大陆每个地方首长都想要政绩,于是积极透过奖励政策招商,造成今日每家晶圆厂在中国大陆设立十二吋晶圆厂的据点过于分散的局面。如韩国内存大厂海力士(Hynix)在无锡;半导体龙头英特尔(Intel)在大连;联电也以参股方式,与厦门政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合资十二吋晶圆厂;内存封测厂力晶也携手安徽省合肥市政府;除三星(Samsung)外,力成则与美国内存大厂美光(Micron)合作建造西安厂。
“晶圆代工厂需要外部支持的项目繁多,这种资源性的服务,在地性显得非常重要。只是,晶圆厂太过分散后,设备商会非常头痛该把服务据点设在哪里?”一位半导体产业资历超过20年的高阶主管说。
过去海力士、英特尔、三星先后设点,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的服务据点也几乎同步设立。但这三家的月产能动辄3万片以上的规模,供应链厂商会向其靠拢。相较之下,中芯国际天津八吋晶圆厂、联电投资的厦门十二吋晶圆厂联芯等,月产能的规模小,采购的机台数量也无法与国际大厂比,不足以让设备商养一批团队“扎营驻足”,服务的速度也就差很多。
“有些同事到了中芯国际后,对台湾晶圆代工厂拥有的群聚效应快速支持优势,感受很深。”一位台湾半导体产业高层担忧地说。
但难题再大,也不得不去,除了中国大陆政策引导外,台湾未来可能面临的缺电危机,也是台积电分散风险的考量之一。
11月下旬,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就曾提出他对台湾未来电力供应不足的忧虑。因此,如果台湾缺电问题持续难解,恐怕台积电西进设厂只是第一步,未来扩厂的计划都将转往中国大陆,也将是不得不的选择了。
本图/文由“财讯”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出处:台积电西进 张忠谋没说的理由 流失群聚支持优势 还是坚持要去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