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微曦

教育部日前「鼓勵」中原大學將校內中正堂樓名改名為智信樓。其實該案起源於行政院轉型正義處在去年十一月會議上,決議威權象徵應趕緊處置,教育部則在今年一月召集高中以上學校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等法定任務。中原大學就稱,其是奉權責單位指示而辦理的。

權責單位當然是指教育部的轉型正義會報小組。據該小組統計,目前教育部部屬機構、高中以上學校還有八十一校、一○五項威權象徵,其中像是蔣公銅像,或建物以中正、介壽等命名等,每校都鼓勵廢除,可獲得補助30萬元。

蔡英文剛執政時期, 成立的黑機關「轉型正義委員會」雖已廢除,但卻化作小組,到各部會,成立聯合的「推動轉型正義會報」,仍然在實施不正當的為轉型正義作為。而除了教育部管轄的各校園,其最大目標就是廢除中正紀念堂和蔣公銅像。其實,兩年前,行政院召開「推動轉型正義會報」,會中就成立中正紀念堂專案小組,將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提高至行政院層級。

GUQA02
圖片取自:(中華民國教育部

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又是綠營將毀棄中正紀念堂的做法。文化部更加積極進行,發布由一群親綠學者建議的中正紀念堂改為歷任總統圖書館的建議文,卻沒有對全民調查過,是否贊成中正紀念堂需要改變或轉型。

但以民眾的觀點來看,中正紀念堂要轉型,不知又要多花費納稅人的公帑。以陳水扁當總統的時代,曾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結果不僅捷運、公車及周遭所有標示,均花了不少公帑隨著更名。

其實,綠營想拆中正紀念堂蔣公銅像,這也是意識形態治國,而不是轉型正義的作為。作家楊渡就說過:「蔣公縱然有缺失,但他在世界歷史是有地位的,也對台灣的安定和繁榮,奠下了根基;想拆他銅像的人,幾年後,誰又知道他?」 想要拆蔣公銅像或裂解中正紀念堂的人,就請不要再浪費公帑了。

至於各學校將有關中正、中山的名稱,或移除校內蔣公或孫中山銅像,每校要補助30萬元,更是浪費公帑,教育部今年不是喊著經費被立法院刪減,無法做事嗎?怎還有錢搞意識形態之小事? 各級學校也應學學建國中學吧,校門口的蔣公銅像,一直屹立不搖, 沒浪費一毛公帑呢!因為建中學生們早把蔣公銅像當歷史事件的一件遺蹟,也是校園的一件裝飾藝術而已,何必花公帑去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