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凯元
每年有高达九百万吨塑胶垃圾,流入海洋,危害生态。新起的绿色技术,却能将废物变鞋材,重新导回人类生活。而个中关键,就藏在桃园观音。
明年起,世界第一双由海洋废弃塑胶制成的鞋子,将大量进入大家的生活,很多人不知道,竟然是在桃园观音,将海洋垃圾变鞋材。
每年有高达九百万吨的废弃塑胶流入海洋,不只缠住海洋生物,甚至还被海洋生物吃下肚。海洋环保组织“海洋会议”(Parley for the Oceans)想找新方法解决海洋垃圾,于是与爱迪达合作,爱迪达又再找上台湾的远东新世纪。
等到鞋子亮相引发各界讨论,却没有人知道是台湾让海洋垃圾变鞋材──这谜底到今年十月才解开。
“我们其实只是提出这个想法,也不知道到底结果会怎样,结果台湾竟然做到了,”爱迪达鞋材事业部资深经理乔吉(Kelli George),特地来台颁发“海洋废弃物回收永续奖”,给不到一年就把海洋垃圾变原料的远东新。
其实,远东新早已是耐吉、爱迪达、H&M“陆上”宝特瓶回收再制纱线的主要供应商,但要用海洋垃圾做衣服、做鞋子,“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乔吉说。
多一道工序 把废物变好料
从陆上回收宝特瓶、抽纱、纺纱、织布,远东新已创建完整供应链,“但处理海洋垃圾,从来没有做过,”远东新世纪长纤事业部协理黄全亿说。
相较陆地上回收的宝特瓶,颜色统一、相对干净,长年累积在海中的宝特瓶颜色偏蓝,而且卡上很多杂质。黄全亿回忆,第一批来台的原料,捆满胶带与包装纸,甚至有的里面还装油,都让他们很困扰。
过去,如果有杂质的原料,通常只会做成填充棉花,被归类在第二级的原料,但远东新为这些海洋垃圾再加工,多一道功夫处理成可用在鞋面、甚至是衣服上的一级素材。目前唯一的缺点是,原料“干净度”仍不及一般宝特瓶,能染出的颜色有限,没办法“五花十色”。
另一个难题是:从海洋捞起的垃圾,如何运到台湾。
今年农历年前,海洋会议远从五千多公里外的马尔代夫,送来第一批海洋宝特瓶到台湾,货到才发现过去在处理陆上宝特瓶时,通常会先压成宝特瓶砖,减少储存空间与成本,一个货柜可装到二十吨的原料,但因马尔代夫从没处理过海洋宝特瓶,只能装八吨的原料。
于是远东新旗下的亚东创新出马,协助在马尔代夫周遭十多个海岛国家,创建回收系统,把海洋宝特瓶的回收规格化,降低运输成本与后处理的复杂度。
创建好原料的供应管理后,黄全亿说,海洋塑胶强度稍弱,还要经过特殊的醇化处理,才能符合鞋面所需的支撑强度。
不仅海洋垃圾处理难度高,还要跟时间赛跑。原本一双鞋子从设计到上市,最少要花十八个月的时间,但远东新集成上下游供应链,不到一年就推出限量版的产品。“那时日夜都在赶,信件来回把信箱都塞爆了,”乔吉回忆。…(完整报导,请见《天下杂志》第612期 )
【延伸阅读】
川普吹走央行总裁 指挥通膨变奏曲
林全:台湾将重启大建设
遇到狂人 全球重开机
美国川普经济学 是灾难还是救赎?
TPP阵亡 各国忙找B计划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本文由天下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