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陈木村
拜科技之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为缩短、人与事之间也更为便捷、人与物之间也更为多元,但也因为如此,加上人类的贪婪与追求各种名利所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互动已拉大了,虽然是背对著背,但距离却是好远好远。本来是可以又容易处理的事情,却也因过度与繁琐的信息而形成仿真两可。本来很单纯的物品,就得融入违反自然的元素与吸引力。
同时也因政治的因素,如果生态意识不够清楚、认知不足的人,内在就会产生诸多的不平衡与无奈,直接影响个人或家庭的生活秩序,进而产生周边的互动效应,所以让大家有时候会感受到一股无名的压力与无力感。
综观这些现象的产生与结论,其实都是跟“教育”有关。人类自出生开始,就必须接受不同人、事、物的教育及影响,渐渐形成自主性的风格与特质,在这过程中,除非有非常特殊或是创意的奇迹出现,否则人类思维与行为就会因僵化、退化等现象,对于外来的新信息就难以改变。
台湾在教改之后,无论成效如何,褒贬各有,但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的初始动机。初始以善念及远见为动机,还是以个人利益为思考,最后的结论与成效当然就会有所不同。所以无论如何规划或开始,最终还是要回归在“人”的基础。也就是透过教育的方式,让一个人更加成长与智慧,也懂得判断与应变,进而有助于各项人事物的良性循环与圆满。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资产”,人也是社会最大的资源,即说明人的重要性。因为有“人”才有“事”的形成,所以为什么是“人事”,意味者凡事必须先处理人的问题之后,才有利于事的圆满解决。所以处理任何事情,如果先以事的原则来处理,总是会比较棘手、争议,也会比较复杂。
既然人是社会或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就应该加以有效的培训教育、集成与激励,创造人力的新价值。个人长期担任职训培训、教育、评审、评鉴及辅导经验,体会特别深,也特别有感触,很认同“因材施教”,不要一味的统包式职训或教育,也不要一味的求“量”而不重视“质”。
长期以来我也一直在推广所谓“米型人才”的培育。所谓米形人才,诉求人必须提升至多元与价值化的领域,除了最重要的基本专长深耕之外,还要有趋势、经营、人际、创意、态度、品德、分享等的领域养成与观念,才有利于人的潜力再生与发挥,同时有助于对整体社会价值的附加产生。
以目前国内一般职训或培训单位,大多数还仍然局限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培育,比较缺乏理念性、知识性及趋势性的培育,所以易造成对周边现象的认知与判断力不足,更容易产生人格与特质的偏差,也难怪前天下杂志发行人:“台湾人才非常多,但是人品却不多”的感慨!
更多评论: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