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编译 钟艺

来源 https://www.livescience.com

Artificial Synapses Could Lead to Smarter AI

AIA

图片来源:whitehoune/Shutterstock

    随著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替代人类的趋势,尽管该领域的发展速度喜人,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说,让电脑和人类大脑一样可以自主学习和记忆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巨大挑战。

人类大脑拥有850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神经突触,他们具有强大的可塑性,随著时间的变化可以实现自我调整。根据目前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的探秘,可以确定的是,可塑性是人类大脑神经突触的重要特征,也正是因为可塑性,神经元对记忆进行编码,学习和进行自我修复。

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对人工突触进行契而不舍的尝试研制,在人造神经网络方面也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却迟迟未能在人工突触可塑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由纳米电子元件制成的人造突触只能处理一种信号,而对于动物来说(不仅是人类),突触可以同时容纳两种类型的信号 – 抑制信号和兴奋信号,这就是动物大脑中突触可塑性的表现之一。

虽然人工突触的研发之路漫漫,不过本周在ACS Nano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报告让人们看到了一些曙光: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出了一种合成人工突触,它可以处理两种信号,根据接受信号的不同来进行实时重新配置。研究成员之一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Han Wang表示:“这次新研制的人工突触使同一个突触能随时被重新配置为兴奋或抑制模式,这在以前固态人工突触装置中是不可能的。这种突触的“灵活性”对于研制更为复杂的人造神经网络很重要。”

Han Wang解释道,在人脑中,兴奋反应通常会使大脑更加兴奋和警觉,而抑制反应使其更加平静和放松。在神经网络中,兴奋信号加强了网络中的某些连接,抑制信号则会削弱这种连接。比如,兴奋信号导致肌肉收缩,抑制信号导致肌肉放松。这就像一个加速器,另一个是制动器,两个人一起工作,确保大脑能正常运转和并且具备稳定性。现在人工突触实现了一个体魄,无疑会让人工智能更进一步的接近人类大脑。

知识分享:

人工智能AI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它指的一门研究、开发用于仿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学科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通过对人类智能的探秘和模仿(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仿真)制造出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在理论和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成熟度,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科技产品,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可以和人类一样思考,甚至可能超过人类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