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刘晓亭(牧师)
金曲奖或许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议题(至少不如过去热闹),但是,不可否认,金曲奖作为流行音乐的门面,每一届的潮流依然值得拿出来讨论。

刚刚结束的28届金曲奖恰恰就引起这样的分歧意见。本届最大赢家是独立乐团“草东没有派对”,很多读者或许很陌生,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也是许多杂音的来源。

流行音乐反映时代更迭

喜欢的人说这是新的时代主流,唱出新世代的心声,不喜欢的说,这是什么东西,难听死了。不论如何,得奖之后,这个乐团的点阅率必然大大提升,支持与反对的论述也就更激烈了。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音乐非常主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原因去喜欢或是讨厌一种音乐,草东的得奖感言也是“谢谢评审欣赏不一样的我们”,这也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位。

“音乐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时代性”,有时风起云涌,有时浪涛尽,潮汐无痕,谁也说不准,只能茶余饭后,事后诸葛。如果纯粹从“时代”来说,后浪即使推不动前浪,算算时间,其实也该差不多了,毕竟天团五月天也唱廿年了(不知不觉啊),这次众望所归拿下最佳国语专辑《自传》也是相隔四年半才发的新片。

正因台湾整体环境的时代因素,让流行文化准确地反映出了当中的崎岖坎坷,不要说演出者辛苦,就连主持人都不好找了。以前动不动就百万金曲的时代早就走入了历史,彼岸砸金无数的大型歌唱选秀节目更是凸显台湾演艺界的形单影只,金曲奖面对的不只是舞台上的世代交替,更是舞台背后整个大时代的更迭变换。

正因音乐在寻找自己的时代,所以草东唱出了无奈与痛楚,这跟上一代五月天的“逐梦”旗帜大异其趣。草东得奖作品《大风吹》描述的是被同侪排挤的无解经验与嘲讽,但又没有那麽愤世嫉俗,唱腔又很独特,让喜欢跟排斥的人壁垒分明。

倾听从梦想到失落的声音

草东没有得奖以前就有很高的讨论性,该不该得奖各有立场,但是引起很多讨论,无可讳言,他们代表了某一种声音,他们还是在乎“理想与梦想”,只是有更多“失落与无奈”,这其实已经无言地透露著时代的无情,但是又有谁真正在乎?

政府吗?爸妈吗?学校吗?还是教会?

没有控诉,却有叹息!其实,音乐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生活经验很容易从音乐反映出来,我喜欢关注金曲奖,从中吸取我所忽略的社会脉动。

对许多读者来说,金曲奖恐怕非常遥远,因为整个台湾社会早就不是“共同关注某个颁奖典礼”的时代了,但是金曲奖其实一直在透露一些社会信息,毕竟,流行文化是一种缩影,不管读者欣不欣赏,这都是彼此理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基督徒不必排斥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好有坏,有些旋律歌词不知所云(俗称靡靡之音),但也有些发人深省或是隽永愉悦。同样地,有些诗歌可以把人带到主面前,有些诗歌也只是对上帝歌功颂德而已。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流行音乐知道身边某些人的感受想法,不管喜不喜欢流行音乐,至少金曲奖刺激我们认识一个独特的声音,“时代”总是酝酿著新的声音,好不好听,见仁见智,但是那份真挚与诚恳,那份活著的用心,值得基督徒细细品味。

本文由“基督教论坛报”授权刊登,非经同意不得任意转载。
原文请见:《刘三专栏》从五月天到草东 金曲奖世代交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