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侯刚本  博士

“霸凌”,源自英文字的Bullying,意旨遭受欺负之意。这样的被欺负与受害,主要是一种长时间且持续性的,遭受到身心或言语上的攻击。如此恶意的攻击,可能是来自于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个群体;这些霸凌者的行径,往往让受害人的身心灵,因为受到外在的压迫,进而产生各种负面(愤怒、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的情绪。

那天,透过一本身心励志的书籍中,经由精神科医师背景的作者陈述,偶得一个名为“自我霸凌”的概念。有别于来自于他者(个人或群体)型的霸凌者,话说这一类的“受害者与加害者”一经还原事实真相以后,两造竟然会是出自于同一个人。作者说,通常这类型的自我霸凌者,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对自己自我要求极高,个性极度好胜,并且不太容许自己失败的“自我过度鞭策者”。这种类型的自我霸凌者,常常用非常高标准的要求,不吃不睡不眠不休地把自己逼到墙角。至于另外一类的自我霸凌者,则是内在个性严重自卑,常常过度自责自己与唱衰自己“的自我过度否定者”。这一类的自我霸凌者,明明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并没有不好,但却可以衍生出一堆莫名其妙的内在自我控诉,硬是把自己或数落、或自贬、或惊吓、或责骂到一种,一文不名一无是处的谷底境界。总之,不论是过度严苛的自我鞭策者,或是重度唱衰自己的自我否定者,这些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建构,是非常不健康的。

生活中,有些自我霸凌者对待自己的方式,根本就是近似自残自虐的变态程度。当然,我要说的是,那些关于“自我鞭策、自我要求、自我提醒”,并没有不对也没有不好;况且各行各业之中,许多出类拔萃的顶尖佼佼者,他们本身也都具备“自我鞭策、自我要求、自我提醒”:高度自律与自省的人格特质。只是这些鞭策要求提醒,一旦自律反省到过头了以后,内在的身心灵便会扭曲失常,长久下来不但伤害(加害)了自己,也同时带给身边周遭的人们不少困扰。

最近的我,刚好有机会辅导到几个“自我霸凌”特质的孩子。坦白说,这些孩子的表现本应不差,偏偏总是因著出于过度的自我要求,或是身心已然出现自残自虐的结果,反而为自己带来反效果的自我内耗。然而,有个奇特的发现是,当我和这些孩子深谈到某一个程度之后,惊见他们彼此之间,居然都存在著一些类似的性格问题:

首先,他们都不够爱自己,因为他们可能从头到尾,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又该如何疼爱自己;甚或有些人明明早就已经有所察觉,但是就是不愿意在爱自己的这件事上,为自己慷慨大方地好好付出。其次,这种类型的人他们多半不够懂得尊重自己。如果说,尊重的背后是一种全然的包容与接纳,显然时间久了以后,他们早就疏于灌溉自我尊重的心灵养分。最后,自我霸凌者往往对自己不够善待恩慈,以至于长期苛待自己的结果,不但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病倒累垮,甚至生活周遭旁边的人,也被这类型的人整得七荤八素。

精神科医师说,通常这些善于自我霸凌的“ㄍㄧㄥ男”“ㄍㄧㄥ女”们,多半也是轻重不一身心失调的心病常客。因此,在自持自律自强的自我要求,以及自约自谦自省的自我提醒中,当事人千万不可过度过量过分过当,以免落入自我霸凌的自残自虐情节。反而是松紧冷热收放交替之间,还是要让自己适度休息、择时放松、缓口气力、自我奖赏。因为身心健康的人,并不需要靠著自我霸凌的方式来过度锻造自己。同样地,一个真正懂得自重自爱、自我接纳、恩慈包容的自我善待者,也不需要拿出自残自虐的过当行为,持续伤害自己苦待自己。

当然,外在环境的人事时地物,或许在所难免会对这些自我霸凌者构成影响。不过,如果这些“ㄍㄧㄥ男”“ㄍㄧㄥ女”能够深刻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且在勇于独立思考确立目标方向后,不惧从众地勇往直前;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够渐渐告别自我霸凌,勇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自在自得的自信之路。

LEG

图:告别自我霸凌,懂得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