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人间剧场专栏 侯刚本 博士
“适可而止”是一句我们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成语,主要是在提醒生活中的我们,凡事心里都要有个分寸定见,一旦做到恰到好处时就要适时停止,见好就收不要再往下继续做下去了。否则搞到后来,很可能犯了“过犹不及”的毛病:做多了显得过当,做少了又没到位实在可惜。
吊诡的是,日常情境许多既抽象又没有标准答案的事物,我们如何去衡量判断,付出到何处叫做“适当可以”?进行到何时又必须“因而告止”呢?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又称“定性研究”或“质性研究”。这是学术社群针对研究对象进行探勘的过程时,研究者(或研究团队)运用诸如“锁定个案、深度访谈、参与观察、蹲点调查、论述分析、扎根建构……”等各种方法,以致相较于科学研究著重发明与创造,甚至量化研究透过数据呈现,意图追求放诸四海皆准的普遍性,质性研究则采以大量的文字描述,辅以图像影音穿插并茂,找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进而做为整个研究立论的基础甚至后续的学术贡献。这样的研究取径,是人文社会学门常用的思维典范之一,主要的目的是要经由研究的历程,更加深入了解人类的生活行为,并从中爬梳出问题意识的论点与事件背后的道理。
若从质化研究的精神,探讨“适可而止”的问题,这让我想起扎根研究的治学过程,非常重视的是关于资料搜集的“饱和度”。也就是说,当同一个问题你去请教许多人时,不同的人一定会回馈给你各种不同的解答。然而,在诸多五花八门的回复里,经由大量的回应将会逐渐堆砌并慢慢浮现出,某几个趋于一致性的问答结果。直到所有持续滚动询问的人们,再也无法提供给你更新且更不一样的答案,并且这一切的答案均在所有堆砌出来,几个趋于一致性的架构中开始打转时;一旦事情发展到了这个时机点上,正是扎根研究期待出现的“饱和度”来临。也就是说,只要达到饱和度的效果以后,整个论点的样貌便将透过扎根的历程缓缓形构成型。
刚刚谈到了“过犹不及”的概念,如果说,整个事件的过程还处在“不及”的情况下时,那麽当事人就必须持续投注时间心力,直到饱和度出现了以后为止。当然,要是满溢到超“过”饱和度的话,显然事件的主人翁在操盘的过程中,就必须晓得见好就收。否则到了该收若是不收的话,后续就会发生“歹戏拖棚”的窘境,让人看了必将心生厌倦。
记不记得长辈们在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中,常常听到人家告诫提醒我们要注意“分寸”。所谓的分寸,它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之中,透过进退应对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所逐日换取到极为宝贵的人生智慧。正因为当一个人具备了分寸拿捏的能力以后,他的心智才有可能慢慢地日渐成熟。所以说,一个人做事并不是要把事情处理到多么的圆满成功,而是如何把一件事情拿捏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程度时,那样的结果便是懂得掌握个中的分寸与谋略的巧思。是故,懂得谨守分寸的人,要是饱和度还没到位时他会继续加油,一旦饱和度到达“水到渠成”的时机,这个时候就要明白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毕竟如何开始靠的是机会,但是如何结束凭借的则是智慧。
何时“适可”?何处“而止”?坦白说,由于此事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完全凭靠当事人,在事件当下进退应对时存乎一心,除了明确抓住何时开始的机会之外,同时更莫忘善用何处宣告结束的退场智慧。
图:一个深谙适可而止的人,必定是个“知进退,明分寸”的智者高人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