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文 钟艺
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团队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如果家长在孩子5岁前就训练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那麽孩子在8岁的时候身心状态会更好,在学习和同伴交流上的表现也会更加优秀。
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家长可以被分为两类:情绪指导型家长和非情绪指导型家长。研究表明,那些在幼儿时期接受过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高情商的人,由社交带来的烦恼会少很多。那麽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呢?
最重要的,家长要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很生气或者很伤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情绪变化,但若情绪没有那麽明显的起伏时,我们往往觉察不到,比如对身边人不耐烦时,一般都是对方提醒我们才对此有意识。如果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度不高,一来,很容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给孩子,二来,难以觉察到孩子的情绪变化,毕竟,都不能做到了解自己,如何谈得上了解他人。关于控制情绪,这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无法做深入探讨。不过我认为,情绪控制的核心还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及时疏导负面情绪。
其次,当孩子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家长应及时陪伴。家长的陪伴在孩子成长的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家长应如何陪伴处于消极情绪中的孩子。平等沟通是有效陪伴的基础,当孩子吐露心情低落的原因时,不论家长有任何意见,都应该让孩子先把话说完。听完孩子的原因后,再和孩子一起去分析事情的始末。在这整个过程中,家长的“共情”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去观察、去体会他们所处的情境,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再和他们一道去找寻解决的方法。通过这样平等的双向沟通,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有效疏导。
最后,要和孩子明白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很多“熊孩子”让家长头疼的原因,往往就是他的情绪没有错,但是宣泄情绪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如果家长没能提前给孩子树立好“宣泄情绪的界限”,孩子当然就随著性子乱来,怎么舒服怎么折腾。
情绪管理不仅是幼年教育的关键,也是成年人要不断修练的课题。提早为孩子上好情绪管理这一课,虽不一定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情绪管理者,但先起步,至少能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少一些由情绪带来的磕磕碰碰。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