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培钰

电影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艺术终究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的,所以,电影的生存总是离不开市场的支持。在电视诞生之际,电影就被冲击的体无完肤,而近些年来,随著PC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影市场又迎来另一轮挑战——商业微电影。

微电影虽然是电影的延伸,一方面,微电影是比电影更加商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微电影回归到电影起源时的初衷,记录生活。起初电影只是单纯的记录生活的片段,并且没有任何的剪辑和美化,电影诞生于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卢米埃兄弟拍了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 。后面陆陆续续又拍了《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等。在这个年代,电影的拍摄主体是普通百姓,受众也只有小部分老百姓,以记录生活为主。到了二十世纪头十年间,制片厂兴起,电影才真正意义上和商业挂钩,开始走上商业化道路。其中,好莱坞电影模式就是电影界的翘楚。垄断式、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制片人专权、明星制度,这些都是好莱坞大片的杀手锏。而如今,微电影正在迅勐地侵占电影市场的利润,开始夺走广告商对电影的亲睐。

为什么说广告商更加亲睐微电影?

首先是它传播的载体普及程度高。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个手机,有些人还会又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对于微电影来说是很好的受众基础。很多的品牌,会找到拍摄团队,为自己拍摄宣传自己品牌价值的微电影,其中不乏励志故事、亲情故事、爱情故事等。QQ炫舞是前几年做微电影宣传很成功的一个例子。《对面车站的女孩》《万友引力》都是上线马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微电影。电影里面没有华美的服装道具和大腕,没有深刻的哲理,也没有高超的电影拍摄技术,就凭借简单的理念和平民化的拍摄,成就点利率五天过万的成绩。这就是微电影的魅力。为什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质量决定市场吗?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微电影的发布渠道,是因特网,并且他是完全免费,受众接收门槛非常低,无聊时候点开就能看,在手机、车载电视或者其他移动终端都是非常轻松的传播。这就是微电影最大的优势。

其次是成本低。作为传统的大片,其艺术的造诣和制作的水准都是观众们最看重的。一旦出现太多的广告植入,观众就会开始质疑自己花钱去看这么一场电影是否值得,自从因特网出现以来,盗版的现象非常的严重,很多电影还没上映完网络上面就有枪版了。对于电影市场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因为电影终究是要看票房,没有票房也不会有投资商来投资,自然也拍不成。就这样,电影艺术水准和商业利益一直处于难以完全平衡,互相妥协的状态。电影拍出来,一般不是票房火爆大赚,就是亏的很惨。而微电影不一样。首先它不需要大片那样子的高投入,他的主体越来越平民化,而且受众面却越来越广。微电影不比大片,需要电影档期,需要各大影院排期上映。一部DV几个普通人,可能就可以拍出一部微电影的雏形。针对微电影风靡的现象,很多广告商趁胜追击,除了拍摄自己的品牌微电影,还举办各色微电影比赛,吸引消费者参加为他们制作能够体现品牌价值理念的微电影,让消费者自己去作为一个品牌的宣传源头,为其品牌打广告。而且对于免费观看微电影的受众来说,植入广告什么的也变得比较容易接受,毕竟免费午餐没办法老吃到,不如就出卖一点自己的注意力,来换取更多的娱乐消费。


最后是时间短。微电影时间短,所以很难做出和传统大片那样耐人寻味的故事,但是其实这更加考验微电影创作人,要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得把中心思想揭示,并且不生搬硬套。近些年来,商业化的微电影发展也是非常快,《老男孩》的火爆算作是大陆微电影发展的一个节点。作为一部无大腕、无色情、无爆点的纯情励志电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实属不易。随之而来的筷子兄弟的成名,主题曲的风靡都是没有预料到的。因而在此之后一段时间,励志电影也成为一个大趋势。另一方面,微电影时间短,做成一部微电影宣传片也可以在各种商业场合播放,作为品牌宣传的一大武器。例如活动开幕前的入场时间播放,线下活动的广告墙播放,网页插屏广告的播放等等。


目前微电影诚然优势很大,但是它存在的制作水准和价值观偏差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很多广告商为了博眼球,不顾底线,让色情、八卦等充斥著微电影市场,给受众传播的并不是企业的价值观,而是骄奢淫逸、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世界。例如:《干爹》、《身度》、《逆袭吧!屌丝》这类型打著反映社会黑暗面题材的电影,其实只是为了哗众取宠,重口味、无节操。因而笔者希望未来微电影的发展能够商业和艺术共同发展而不是单单为了商业利益而扭曲艺术。